APEC安排「馬胡會」另有玄機

2010-05-11 11:01:2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馬英九日前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和華盛頓郵報專訪,略謂,和胡錦濤會面的時機尚未成熟。而他「目前最重要的事,是要為台灣與中國大陸制度化溝通機制奠定基礎」。馬英九難道不想和胡錦濤會面,答案應該是:非不能也,實難為也。
 
「馬胡會」的話題出自美國前駐台代表包道格在一場有關兩岸的研討會中說,明年亞太經合會議(APEC)在夏威夷舉行時,希望馬英九能受邀出席領袖非正式高峰會。
 
馬英九如果能突破障礙參加明年在夏威夷舉行的APEC,單就訊息的傳播言,非但轟動,而且意味著兩岸問題,包括中美台三邊互動,都已進入新的境界,台灣統獨相信也不再是重大爭議。
 
值得注意的是包道格的發言身分係美國前駐台代表,官方背景濃烈,而且明年的APEC年會係由美國主辦,是以美國有線新聞網和華盛頓郵報專訪馬英九時才會設定議題,連番要求馬英九就此進一步表態。
 
如果再加上馬英九此前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訪問時說,「(絕)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出兵」云云,隨即引發多家解讀和正反兩種聲音,可以理解美國在兩岸關係中仍具有絕大作用。美國利用APEC年會測試北京對台灣領導人參與的反應,不是不存在可能。
 
兩岸即將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必然會因此出現具有戰略高度的轉移,兩岸非僅不再敵視對方,而且會因經濟面各個不同領域的整合出現互惠,乃至互為依賴的融合;就整個東亞的戰略形勢言,因經濟利益和資源的配置不同,可能逼使美國重新思考在東亞的戰略部署。
 
這就如同蔡英文在「雙英辯」前後一再表示對ECFA簽署後的憂心,不僅憂懼馬英九更加傾中,更憂懼整個東亞戰略形勢的大變化。蔡英文未能明言的就是台獨將因ECFA成局,以及美國在東亞的戰略退卻,台獨將更無所附麗。
 
馬英九絕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與其說是接受採訪時被動發言,但若就馬英九在「雙英辯」後主動尋求國際媒體採訪,當然想藉此傳達若干訊息,特別是兩岸簽署ECFA有利於東亞和平,未便明言的就是兩岸統合在望。
 
不論法理台獨或逢中必反的激進主義者,都不能不設想非有國際干預,台獨始有機會,而且也只有美國和美日同盟可能介入,是以對台美和台日關係的看重更甚於兩岸。唯美國和日本政府的利害考量很清楚,利用台獨牽制大陸,作為戰略棋子則可,但絕非戰略夥伴,遑論因此用兵。
 
對馬英九一再宣示台灣不再是麻煩的製造者,美國當然表示歡迎,而今再加上絕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相對過去台海時時可能出現風險當然輕鬆許多,省卻了多少麻煩;但這種無求於美國的公開宣示,也會讓美方有很深的失落感。
 
再就兩岸互動言,馬英九無求於美國為台灣而戰,擺明兩岸關係重於對美軍購。這和國府自1945年以來,一再寄希望於美援,以求在國共內戰中勝出,在態度上有了180度的轉變。從兩岸大三通到ECFA,就歷史的發展高度言,已是巨變;進而宣稱不需要美國介入兩岸衝突,在語意上和北京要求美國不得干涉中國內政,更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美國在台海的失落感,到美國想要在APEC年會上作點文章,就美國利益言,絕對具有高度政治效應,不僅是話題而已。而且這還必要由馬英九主動宣示希望與會於前,美方才方便指名發出邀請於後。馬英九若回應很想與會,且寄望美國政府代為突破現狀,就等於自行跳火坑、等於挑釁兩岸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互信和默契。
 
通過APEC安排「馬胡會」,看來順理成章;但這是很微妙的設計。若果馬英九和胡錦濤都應邀與會APEC,試問在身分上如何突破兩岸目前的政治分歧。況且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最佳方案應選在兩岸境內,而這正是兩岸當前的難局,還有待兩岸通過和平發展的契機自行磨合。「馬胡會」不是不可能,而是目前仍有難處。任何第三地的設想,其實都暗藏玄機,馬英九顯然沒有上當。
 
关键词:另有胡會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