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天安」號沉艦事件誰最得益
2010-06-03 15:18:2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國際間近日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南韓「天安」號巡洋艦被炸沉事件所引發的波瀾,由於北韓態度強悍,令人不免有可能爆發大戰的揣測。
南韓「天安」號巡洋艦是在3月16日被「不明物體」擊沉的。有46名官兵罹難,南韓舉國震驚哀悼,南韓邀美、英、澳及瑞典等國專家打撈沉艦,進行調查,於5月中旬發表報告,確定北韓是擊沉天安號的元凶,因為殘留沉艦的魚雷摧進器屬北韓歷年外銷的CHT─02型魚雷,上面並有韓文書寫筆跡。
但北韓對此矢口否認,指魚雷碎片的韓文書寫筆跡新鮮,顯見是南韓自己用筆寫上去的,此舉是栽贓嫁禍,製造朝鮮半島的緊張形勢,是南韓執政黨為挽回在民調中落後的頹勢而作出的行為。緊接著,北韓又宣布廢除南北韓簽署的軍事互不侵犯協議,切斷兩韓所有交流和通訊,並驅逐開城工業區的人員。更進一步的消息是,傳說金正日已下令總動員備戰,南北韓之間的緊張,可說已到達頂點。
但是,在目前階段,北韓所能打的只是「嘴炮」,真正動武是極少可能的,因為「打」的代價太大,北韓付不起。
南韓從一開始就保持低調,較早之前,一直認為可能是誤觸棄置水雷而沉船的,直到經專家證實之後,南韓當局才不得不面對現實。但仍不想與北韓正面衝突,所以提出了由聯合國處理的辦法。由聯合國處理,就是外交解決,而不是武力解決。
朝鮮半島,只是大國的角力戰場,過去角力的雙方是中日兩國,現時是中美兩國。中美兩國不想打,誰會打呢?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剛帶著200高官,在北京開完高峰會,互有需求,搬出「同舟共濟」、「殊途同歸」等成語互相勉勵,怎會打仗呢?
那麼,「天安」號巡洋艦到底是誰擊沉的,目的為何?如果說是北韓擊沉的,它所得到的結果是更加孤立。金正日會擊沉天安號軍艦,是無法找出他會這樣做的道理的,除非他的確是一個不顧得失、出爾反爾的「狂人」。
「天安」艦炸沉對誰有利呢?第一個得利的是美國,由此顯示了日本還有需要靠美國維持東亞的穩定安全。日本政府已不急於催促美軍事基地撤出沖繩,美軍普天間基地得以營運下去。
另一得益者是日本,鳩山政府得以順理成章地拉近日美軍事關係,日本自衛隊也得以增加人數,向海外派出更多的維和部隊。
此外的得益者是南韓總統李明博,他由此提升了個人在國內的聲望,將贏得選舉並增加連任的可能性。
整個事件帶動了各國在東亞搏弈的情勢,間接令美國走出六方會談的框架,使美在日韓駐軍更合理化,日本和韓國也有充分理由,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同盟。整件事看來圍堵的不是北韓,而是中國。
中國的麻煩是,作為21世紀崛起的大國,卻背負著北韓這個攔攤子國家,不能說放就放,被北韓的所謂兄弟情愛恨交織得很慘。這次事件,一切責任最後都落在中國身上。
中國總理溫家寶這次赴南韓首爾出席中日韓三國峰會,便指出「中國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國家,反對任何一種破壞朝鮮半島和平與穩定的行為。」他沒有指出國名,但很明顯是指北韓。相信溫家寶對南韓總統李明博,一定要求他盡力忍讓,以免發生無法預料的意外。這種口氣,便是對一個具有理性的朋友才會說的。而中國也順理成章地通過這次事件,拉近了與南韓的關係,而這也正是泱泱大國在國際事務中應有的風度。
南韓「天安」號巡洋艦是在3月16日被「不明物體」擊沉的。有46名官兵罹難,南韓舉國震驚哀悼,南韓邀美、英、澳及瑞典等國專家打撈沉艦,進行調查,於5月中旬發表報告,確定北韓是擊沉天安號的元凶,因為殘留沉艦的魚雷摧進器屬北韓歷年外銷的CHT─02型魚雷,上面並有韓文書寫筆跡。
但北韓對此矢口否認,指魚雷碎片的韓文書寫筆跡新鮮,顯見是南韓自己用筆寫上去的,此舉是栽贓嫁禍,製造朝鮮半島的緊張形勢,是南韓執政黨為挽回在民調中落後的頹勢而作出的行為。緊接著,北韓又宣布廢除南北韓簽署的軍事互不侵犯協議,切斷兩韓所有交流和通訊,並驅逐開城工業區的人員。更進一步的消息是,傳說金正日已下令總動員備戰,南北韓之間的緊張,可說已到達頂點。
但是,在目前階段,北韓所能打的只是「嘴炮」,真正動武是極少可能的,因為「打」的代價太大,北韓付不起。
南韓從一開始就保持低調,較早之前,一直認為可能是誤觸棄置水雷而沉船的,直到經專家證實之後,南韓當局才不得不面對現實。但仍不想與北韓正面衝突,所以提出了由聯合國處理的辦法。由聯合國處理,就是外交解決,而不是武力解決。
朝鮮半島,只是大國的角力戰場,過去角力的雙方是中日兩國,現時是中美兩國。中美兩國不想打,誰會打呢?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剛帶著200高官,在北京開完高峰會,互有需求,搬出「同舟共濟」、「殊途同歸」等成語互相勉勵,怎會打仗呢?
那麼,「天安」號巡洋艦到底是誰擊沉的,目的為何?如果說是北韓擊沉的,它所得到的結果是更加孤立。金正日會擊沉天安號軍艦,是無法找出他會這樣做的道理的,除非他的確是一個不顧得失、出爾反爾的「狂人」。
「天安」艦炸沉對誰有利呢?第一個得利的是美國,由此顯示了日本還有需要靠美國維持東亞的穩定安全。日本政府已不急於催促美軍事基地撤出沖繩,美軍普天間基地得以營運下去。
另一得益者是日本,鳩山政府得以順理成章地拉近日美軍事關係,日本自衛隊也得以增加人數,向海外派出更多的維和部隊。
此外的得益者是南韓總統李明博,他由此提升了個人在國內的聲望,將贏得選舉並增加連任的可能性。
整個事件帶動了各國在東亞搏弈的情勢,間接令美國走出六方會談的框架,使美在日韓駐軍更合理化,日本和韓國也有充分理由,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同盟。整件事看來圍堵的不是北韓,而是中國。
中國的麻煩是,作為21世紀崛起的大國,卻背負著北韓這個攔攤子國家,不能說放就放,被北韓的所謂兄弟情愛恨交織得很慘。這次事件,一切責任最後都落在中國身上。
中國總理溫家寶這次赴南韓首爾出席中日韓三國峰會,便指出「中國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國家,反對任何一種破壞朝鮮半島和平與穩定的行為。」他沒有指出國名,但很明顯是指北韓。相信溫家寶對南韓總統李明博,一定要求他盡力忍讓,以免發生無法預料的意外。這種口氣,便是對一個具有理性的朋友才會說的。而中國也順理成章地通過這次事件,拉近了與南韓的關係,而這也正是泱泱大國在國際事務中應有的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