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相鳩山為保護民主黨辭職下台
2010-06-07 10:30:4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日本民主黨於去年9月取代自民黨,由鳩山內閣主政,已有八個多月。突然之間傳出鳩山辭職消息,日本朝野不免一片驚詫。
鳩山內閣雖然是一個短命政府,但鳩山由紀夫登台之初,卻有很大的政治理想,要在日本政壇上,進行一次重大的改變,承諾要「脫美入亞」,脫離美國的安全傘保護網,使日本今後在政經選擇上更獨立自由,不必事事仰仗美國。所以他向選民作出承諾,當選後的頭一件大事,便是把美國設在沖繩島普天間的軍事基地遷出去,即使不能遷出日本,至少也能夠遷出沖繩縣。
但是時不我予,美軍基地撤出的問題,恰巧遇到北韓疑發射魚雷炸沉南韓「天安」號軍艦,東北亞局勢緊張,增添了美軍力量在東北亞存在的必要性,現實情勢不能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結果鳩山由紀夫的「脫美入亞」政策變成了一種脫離實際的幻想。
為了迫美軍遷出去,鳩山不惜與他共組聯合政府的社民黨黨魁福島瑞穗決絕,因對方不同意在有關基地搬遷文件上簽名,鳩山將其罷免,以致社民黨宣布退出聯合政府。但到頭來,鳩山於5月底與美國達成的搬遷協議,還是基本上回到自民黨時代的方案。沖繩居民對此表示了極大的不滿。
還有民主黨的兩大首腦鳩山自己和幹事長小澤一郎,都先後因政治資金問題,受到檢方的偵查和偵訊。鳩山雖然勉強過關,但小澤卻是在檢方決定不予起訴之後,仍然被民眾窮追不捨。
這接二連三的打擊,使鳩山內閣支持率從剛當選的70%,劇跌到辭職前的20%以下。而一個多月後的7月11日,參議院要舉行改選,民主黨本想在這次選舉中也能在參院單獨過半數,那就不必在聯合政府中看其他黨的臉色了。但現在情況卻是如此糟糕,為了不連累到民主黨在參院選舉中的選情,鳩山由紀夫只好犧牲自己,宣布下台了。
平心而論,鳩山內閣雖然執政不過八個多月,而且閣員大多是未經執政的新手,但政績算是不錯了。新年度預算順利通過,經濟狀況好轉,兒童補助金也於6月1日開始分發……但是,日本國民還是感到不滿。
一向態度謙虛的鳩山,在辭職演說中表示,作為執政黨,我們的所作所為,不能傳達到國民心中,國民漸漸地「沒有耳朵」了,這是非常遺憾的。
「沒有耳朵」並非耳聾,日語的意思是「不聽話」。為什麼會「不聽話」呢?例如鳩山一直主張改變迄今為止的日美關係,要美國撤出普天間軍事基地,就是想改變日本,可以不再依賴美國。他說,這種依賴美國的體系不可能再持續50年、100年,總要有人走出來改變現實的第一步。鳩山的整個所作所為,便是為了要走出這一步。他雖然下台了,但他已跨出了這一步,所以不能說他是失敗的。
鳩山是親華派,所以他一上台,便帶了一個龐大的政治訪問團赴中國,受到了中國很隆重的歡迎,中日關係在鳩山執政期間跨進了一大步。值得注意的是,自民黨歷屆首相,都或多或少地參拜靖國神社,這使亞洲曾受過日本軍國主義侵害的國家感到不安。鳩山內閣是唯一一個沒有人去靖國神社參拜的政府,這是日本政壇上一個很大的改變。
鳩山辭職之後,副首相兼財政大臣菅直人,獲執政的民主黨多名重量級人士支持,當選為新黨魁及新首相。菅直人也是一個親華派,相信日本對華政策不會改變。但日本過去對學生進行「仇華」教育,要改變積非成是的觀念,還有待長時間的努力。
鳩山內閣雖然是一個短命政府,但鳩山由紀夫登台之初,卻有很大的政治理想,要在日本政壇上,進行一次重大的改變,承諾要「脫美入亞」,脫離美國的安全傘保護網,使日本今後在政經選擇上更獨立自由,不必事事仰仗美國。所以他向選民作出承諾,當選後的頭一件大事,便是把美國設在沖繩島普天間的軍事基地遷出去,即使不能遷出日本,至少也能夠遷出沖繩縣。
但是時不我予,美軍基地撤出的問題,恰巧遇到北韓疑發射魚雷炸沉南韓「天安」號軍艦,東北亞局勢緊張,增添了美軍力量在東北亞存在的必要性,現實情勢不能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結果鳩山由紀夫的「脫美入亞」政策變成了一種脫離實際的幻想。
為了迫美軍遷出去,鳩山不惜與他共組聯合政府的社民黨黨魁福島瑞穗決絕,因對方不同意在有關基地搬遷文件上簽名,鳩山將其罷免,以致社民黨宣布退出聯合政府。但到頭來,鳩山於5月底與美國達成的搬遷協議,還是基本上回到自民黨時代的方案。沖繩居民對此表示了極大的不滿。
還有民主黨的兩大首腦鳩山自己和幹事長小澤一郎,都先後因政治資金問題,受到檢方的偵查和偵訊。鳩山雖然勉強過關,但小澤卻是在檢方決定不予起訴之後,仍然被民眾窮追不捨。
這接二連三的打擊,使鳩山內閣支持率從剛當選的70%,劇跌到辭職前的20%以下。而一個多月後的7月11日,參議院要舉行改選,民主黨本想在這次選舉中也能在參院單獨過半數,那就不必在聯合政府中看其他黨的臉色了。但現在情況卻是如此糟糕,為了不連累到民主黨在參院選舉中的選情,鳩山由紀夫只好犧牲自己,宣布下台了。
平心而論,鳩山內閣雖然執政不過八個多月,而且閣員大多是未經執政的新手,但政績算是不錯了。新年度預算順利通過,經濟狀況好轉,兒童補助金也於6月1日開始分發……但是,日本國民還是感到不滿。
一向態度謙虛的鳩山,在辭職演說中表示,作為執政黨,我們的所作所為,不能傳達到國民心中,國民漸漸地「沒有耳朵」了,這是非常遺憾的。
「沒有耳朵」並非耳聾,日語的意思是「不聽話」。為什麼會「不聽話」呢?例如鳩山一直主張改變迄今為止的日美關係,要美國撤出普天間軍事基地,就是想改變日本,可以不再依賴美國。他說,這種依賴美國的體系不可能再持續50年、100年,總要有人走出來改變現實的第一步。鳩山的整個所作所為,便是為了要走出這一步。他雖然下台了,但他已跨出了這一步,所以不能說他是失敗的。
鳩山是親華派,所以他一上台,便帶了一個龐大的政治訪問團赴中國,受到了中國很隆重的歡迎,中日關係在鳩山執政期間跨進了一大步。值得注意的是,自民黨歷屆首相,都或多或少地參拜靖國神社,這使亞洲曾受過日本軍國主義侵害的國家感到不安。鳩山內閣是唯一一個沒有人去靖國神社參拜的政府,這是日本政壇上一個很大的改變。
鳩山辭職之後,副首相兼財政大臣菅直人,獲執政的民主黨多名重量級人士支持,當選為新黨魁及新首相。菅直人也是一個親華派,相信日本對華政策不會改變。但日本過去對學生進行「仇華」教育,要改變積非成是的觀念,還有待長時間的努力。
关键词: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