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教育品質做提升國家地位準備

2010-06-16 10:38:2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法新社曼谷報導,泰國教育機構日前發布了一項中學測驗結果報告:校長部分的英文、科學項目;教師部分的算術、生物、電腦運用等本科項目,都有相當高比率未能通過起碼標準。難堪的紀錄,使外界對於泰國教育水準,引起了廣泛的議論。在教育體制內,學校校長和教師是運作的主軸,其本身具備的基本程度太差,必然會影響到學校教學績效。這番教育當局毫不護短,公開了學界的弱點,雖然臉上無光,也難以避免外界據以評論教育現況。但若從「知恥近乎勇」的介面切入,則是大開大闔、營造改革契機的作為。殷盼教育當局能再接再厲,提升泰國教育的品質,做好迎接新時代來臨的準備。
 
教育事業一句經典箴言:「什麼樣的教師、什麼樣的學校」,這個不難解讀的道理,等於是給予步入學校任教的人士一個沉重的負擔。有志於學校教育,面對莘莘學子,就得全力以赴,不可誤人子弟,更不宜做破壞學校基礎的害群之馬。因此學校教師不是「騎馬找馬」的臨時職位,學校更不是混飯糊口的地方。做為學校的靈魂人物,觀念要正確,準備要充分,庶不誤了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光輝前程 。若果如測驗結果 ,連任教主科都未達到要求的水準,除了本身少了自省的修為,體制內的督導辦法也失之鬆懈,趁著外界多有議論之際,立刻匡正才是。
 
近年間,國際發展迅猛,競爭劇烈,「知識經濟」一詞,不脛而走,有意無意間讓人感覺到,教育體制的內容在調整。算術、理工、電腦,已成為「主科中的主科」。如果不能及時體察發展趨勢,對於高新科技的研發,對於代工作業的承接,都將面臨窒礙,很快就會敗下陣來,這次向中學校長和教師實施測驗,教育當局動機為何,外界尚不得而知。但調測的科目,正是當今吃重的科目,和知識經濟發展的精神是相契合的,希望曾參與測驗者能認真思考當前的趨勢。將自己的缺失儘快補修,充電加油,為將進入劇烈競爭的學生們做妥善準備。
 
事實上,國際間對於改善教育,奠立強化經濟發展基礎,已經進入積極邁步的階段。今(2010)年3月底,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公布「新經濟模式計畫」,要透過多方努力,吸引外資進駐,達成未來1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每年成長率達6.5%的標準。其強調知識經濟,提升教育,便是計畫的四大主要項目之一,以高品質教育為成功的保證。目前大馬的教育體制還有停滯的現象,根據聯合國的資料,該國高等教育入學人數尚落於泰國和新加坡之後,教育內涵也有問題。所以納吉攘臂高呼改革教育,雖然改革有困難待克服,變數也多,但為迎接知識經濟,別無選擇。納吉的表現,對泰國教育要力求精進,應有相當啟導作用,切莫待落後了才來追趕。
 
除了馬來西亞,尤其令人矚目的還有被認先進國家的美國,教育品質不如以往的壓力,已使美國總統歐巴馬把話題搬到台面上來,今年1月初 ,他在白宮為優良教師授獎,省略了對獲獎者的讚譽,直接告訴優良教師們:美國15歲的青少年和世界上同齡男女生相比,理科只能列名21,算術則更差 ,僅25名而已。當時歐巴馬甫從訪問亞洲行程歸國,對中國有志青少年對理科和數學的努力學習,表明印象深刻。並期勉美國教師,成為21世紀美國經濟的決定性人物,重建美國科技的基礎,即席並宣布以美金2億5000萬特別預算,培訓1萬名新的算術、理工教師,掀起改革的浪潮。
 
歐巴馬的教育改革行動,並不僅是前述一點點,他對良師興國的理念,和東方的教育哲學是足堪吻合的。東方人從不忘懷「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的至理,對師表無不尊崇有加。泰國教育當局為校長教師做測驗,是大步邁出改革的行動,願大家善為體諒,並盼望還有後續的督勉,做出好成績。
 
关键词:地位教育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