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中亞社會分裂 文來不可動武
2010-06-17 10:39:0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亞國家吉爾吉斯種族暴動,情況失控。事情發生在吉爾吉斯第二大城市歐什,當地時間6月10日晚2時左右,一群吉爾吉斯族青年和烏茲別克族青年在一家賭場裡發生群毆,事態迅速擴大,騷亂者洗劫並焚燒當地的音樂廳、超市和商場,暴力活動迅即蔓延歐什市及周邊地區,槍聲不斷,火頭處處,已導致超過1000人傷亡。臨時政府授權軍隊鎮壓,下令對破壞分子「格殺勿論」,但仍未能安定局面。
這是一場因種族不同造成社會分裂而釀成的暴亂。以歐什地區為例,當地有40%人口屬烏茲別克族裔,他們要求成立自治區,引發吉爾吉斯人的不滿,常有民族衝突事件發生。
此外,這次暴亂也與政治有關,吉爾吉斯反對派4月初發動大規模的街頭示威,逼前總理烏茲諾夫辭職,見大勢已去,總統巴基耶夫逃回其南部老家查拉拉巴。反對派得勢後解散國會,由前外長蘿莎‧歐坦貝耶瓦出任總統。臨時政府剛剛成立,人望未定,人心浮動,而種族矛盾磨擦已久,這是引發暴亂的原因之一。
另一場社會分裂的實例發生在比利時,該國6月13日舉行國會選舉,由於主張較富有的荷語區脫離較貧窮的法語區獨立的政黨勝算大,選後可能使比利時走上分裂道路。
根據選前民調,主張獨立的新法蘭德斯聯盟可望拿下北部說荷語的法蘭德斯區25%選票,加上其他分離派主義的政黨的選票,分離派可望贏得該區40%選票,令主張維持聯盟的南部法語區政治人物寢食難安。因為較貧窮的法語區十分依賴荷語區的稅收,不希望兩區分治。
比利時荷語區人口約650萬,法語區400萬,兩區幾乎各自為政,從政黨、廣播、童子軍,甚至紅十字會等慈善團體,都分成荷語區和法語區。荷語區在政治上較保守,支持自由貿易。法語區長期由有貪腐記錄的社會黨把持。而荷語區的失業率只有法語區的一半,個人收入高出25%。荷語區早就抱怨必須補貼他們的窮鄰居,法語區則深恐荷語區脫離比利時。
過去只有荷語區激進分子才談獨立,但比利時聯邦政府近年為了由布魯塞爾和周圍35個法蘭德斯城鎮組成的雙語選區爭吵不休,總理雷德姆領導的五黨聯合政府今年4月瓦解,提前一年舉行國會選舉。
可望成為新總理的新法蘭德斯聯盟黨魁德韋佛主張,與法語區斷絕不愉快關係,讓比利時循序漸進地分家,把聯邦僅存的少數權力,包括司法、衛生和國家安全權力,轉移到荷語區和法語區,讓實際自治30年的兩區完全分離。屆時荷語區將擺脫法語區,以獨立國家身分加入歐盟。
但德韋佛即使贏得高票,依據現行選舉制度,荷語區和法語區分開選舉,至少由四個黨組成聯合政府,法語區的社會黨可能拿下法語區至少30%選票,社會黨黨魁狄魯波也有機會出任總理。所以,德韋佛想使荷語區擺脫貧窮的法語區而獨立,還要看選舉的結果如何而定。
上述社會分裂的兩例,吉爾吉斯之亂是因種族不同而釀成社會分裂,比利時的社會分裂,則因兩個語區經濟狀況差距而鬧分裂,情況雖然不同,但深一層研究,社會分裂之前,兩地均發生政治鬥爭,政治實是肇亂之源。所以,為政者若不能秉公處事,甚至有意利用其他社會動亂因素,以達一己的政治之私,造成社會分裂,那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可鄙行為!
上述兩例中解決社會分裂的辦法,一是吉爾吉斯之採取鎮壓手段,此可謂「武鬥」;一是比利時之通過選票由選民作主決定,此可謂「文鬥」。當然,有遠見和仁心的人都會主張,文鬥就好,不要釀成流血的武鬥!
這是一場因種族不同造成社會分裂而釀成的暴亂。以歐什地區為例,當地有40%人口屬烏茲別克族裔,他們要求成立自治區,引發吉爾吉斯人的不滿,常有民族衝突事件發生。
此外,這次暴亂也與政治有關,吉爾吉斯反對派4月初發動大規模的街頭示威,逼前總理烏茲諾夫辭職,見大勢已去,總統巴基耶夫逃回其南部老家查拉拉巴。反對派得勢後解散國會,由前外長蘿莎‧歐坦貝耶瓦出任總統。臨時政府剛剛成立,人望未定,人心浮動,而種族矛盾磨擦已久,這是引發暴亂的原因之一。
另一場社會分裂的實例發生在比利時,該國6月13日舉行國會選舉,由於主張較富有的荷語區脫離較貧窮的法語區獨立的政黨勝算大,選後可能使比利時走上分裂道路。
根據選前民調,主張獨立的新法蘭德斯聯盟可望拿下北部說荷語的法蘭德斯區25%選票,加上其他分離派主義的政黨的選票,分離派可望贏得該區40%選票,令主張維持聯盟的南部法語區政治人物寢食難安。因為較貧窮的法語區十分依賴荷語區的稅收,不希望兩區分治。
比利時荷語區人口約650萬,法語區400萬,兩區幾乎各自為政,從政黨、廣播、童子軍,甚至紅十字會等慈善團體,都分成荷語區和法語區。荷語區在政治上較保守,支持自由貿易。法語區長期由有貪腐記錄的社會黨把持。而荷語區的失業率只有法語區的一半,個人收入高出25%。荷語區早就抱怨必須補貼他們的窮鄰居,法語區則深恐荷語區脫離比利時。
過去只有荷語區激進分子才談獨立,但比利時聯邦政府近年為了由布魯塞爾和周圍35個法蘭德斯城鎮組成的雙語選區爭吵不休,總理雷德姆領導的五黨聯合政府今年4月瓦解,提前一年舉行國會選舉。
可望成為新總理的新法蘭德斯聯盟黨魁德韋佛主張,與法語區斷絕不愉快關係,讓比利時循序漸進地分家,把聯邦僅存的少數權力,包括司法、衛生和國家安全權力,轉移到荷語區和法語區,讓實際自治30年的兩區完全分離。屆時荷語區將擺脫法語區,以獨立國家身分加入歐盟。
但德韋佛即使贏得高票,依據現行選舉制度,荷語區和法語區分開選舉,至少由四個黨組成聯合政府,法語區的社會黨可能拿下法語區至少30%選票,社會黨黨魁狄魯波也有機會出任總理。所以,德韋佛想使荷語區擺脫貧窮的法語區而獨立,還要看選舉的結果如何而定。
上述社會分裂的兩例,吉爾吉斯之亂是因種族不同而釀成社會分裂,比利時的社會分裂,則因兩個語區經濟狀況差距而鬧分裂,情況雖然不同,但深一層研究,社會分裂之前,兩地均發生政治鬥爭,政治實是肇亂之源。所以,為政者若不能秉公處事,甚至有意利用其他社會動亂因素,以達一己的政治之私,造成社會分裂,那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可鄙行為!
上述兩例中解決社會分裂的辦法,一是吉爾吉斯之採取鎮壓手段,此可謂「武鬥」;一是比利時之通過選票由選民作主決定,此可謂「文鬥」。當然,有遠見和仁心的人都會主張,文鬥就好,不要釀成流血的武鬥!
关键词:解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