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肯送大禮‧台灣須懂收禮

2010-06-19 12:11:5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在南非,世界杯足球賽剛好開幕,氣氛熾熱,在另一邊廂的北京首都大酒店,氣氛亦轉熱,因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文本經第三次協商,達成共識,意味著大體塵埃落定,只等簽署,誠如大陸代表唐煒形容,就如世界杯足球賽,已到了臨門起腳的時刻。究竟勝負如何分,是零和抑或雙贏?作為弱勢的台灣,在守住龍門的同時,又有沒有起腳的機會?
 
台灣面向大陸,本來就有小對大、寡對多,甚至弱對強的劣勢。大陸就憑著種種優勢,可以利誘台灣,到最後吃掉台灣,因此台灣絕對不可賣身,只能不停轉身,甚至變身,去擋住大陸,因此需要高度的警惕,與高深的技巧,甚至高超的觸覺。
 
觸覺是甚麼?是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內涵,分歧、目標與出處,有全面的理解,才有全線的警惕,最後自能發揮全能的技巧。
 
出處主要來自大陸與香港簽署的(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在香港經濟最低迷的一刻,有大陸給予的支持與方便,使香港重新浮起來,但代價卻是,大陸名正言順地介入香港重大基建、金融經貿決策,亦同時削弱了香港人的政治抗爭,一國逐漸凌駕於兩制之上。此北京的利誘,是另有目標的,因此台灣要警惕,不能步香港後塵。
 
內涵的文本,包括序言、總則、貿易與投資、經濟合作、早期收穫及其他等5章,共16條組成,概括了兩岸的主要經濟活動,最重要的是早期收穫,即提早降低關稅及開放領域,項目清單多達500項,使台灣可獲超過136億美元的經濟優惠,大陸對台灣開放項目包括石化、機械、紡織、汽車零配件等產業,其中石化項目約占台灣石化出口大陸總額60%,紡織約占80%,但大陸對台灣提出的早收清單,絕不包含農產品及台17項弱勢產業,也不要求台灣開放大陸勞工赴台工作,因此協議是一面倒對台灣有利。
 
為何會如此?是一面倒照抄大陸與東盟簽署的「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大陸為了要和東盟交好,如是便尊重東盟的主權,與東盟各國平起平坐,大陸為了要和台灣共存,於是和台灣的協議,便以東盟的協議為藍本,期望台灣能初步同意,最後能順利簽署!
 
但協議始終會觸及敏感部分,台灣要求協議簽署後,兩岸可共同參與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組織,當然包括與東盟的關係,否則台灣會被邊緣化,大陸當然不願因此而沾上國際色彩,大陸亦不滿台灣身為世貿組織成員,對大陸的貿易限制,竟然多於其他國家。不過,台灣應就此多讓一步,以便爭取更大的國際空間,大陸既以東盟模式和台灣制訂協議,台灣何不就此走近東盟的領域。
 
簽署前夕,台灣還須顧及條文中,有關經濟決策權、行政參與權的問題。較早前,就協議應否盡快簽署的問題上,馬英九與民進黨的蔡英文展開電視辯論,結果馬英九大獲好評,原因是蔡英文視這次的演出為辯論會,指出是與非,馬英九卻把它當作演唱會,唱出中聽的、悅耳的,馬英九對著台灣的群眾,亦應當如此,甚至把演唱會變成流行曲演唱會,目前流行的又是甚麼?是群眾利益的訴求,當然在爭取利益的同時,不致掉進大陸利誘的陷阱,自然這更考驗馬英九的政治技巧。 
 
关键词:北京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