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紀雲呼籲結束老人干政正逢其時
2010-06-28 10:54:3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在中國總理溫家寶著文懷念胡耀邦之後,又有一位中共高幹撰寫紀念胡耀邦的長文,引發社會的普遍關注。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前副總理田紀雲在最新一期《炎黃春秋》雜誌上讚揚胡耀邦身體力行,推動幹部年輕化,強調部長幹到65歲,中央領導幹到70歲就可以了,而且領導幹部退休,關鍵就是「休」。
田紀雲算是改革派,在對胡耀邦、趙紫陽問題上一直與黨內主流不太合拍,而《炎黃春秋》又是一本「另類雜誌」,田紀雲的文章,自然無法享受到溫家寶總理文章的待遇,但是,因為目前中共黨內的18大權力布局進入了最關鍵的時期,各方人選都在做最後的努力,爭取上位,而退休的中央領導高層,尤其是核心領導的動態,也受到了各方的關注。
田紀雲雖然說的很好,那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地球離了誰也能轉,中央領導退休了,就不要對新的領導人指指點點。但是,誰都知道,當年胡耀邦就是因為要勸退改革總設計師鄧小平,甚至不惜與鄧小平一起退,犯了大忌諱,所以才被鄧小平犧牲掉。
可見,黨內依然沒有形成退休中央領導絕對不干預朝政的新傳統。不僅如此,因為「六四事件」的原因,鄧小平等於給之後的退休中央領導確立了「退而不休,干預朝政」的更大理由,那就是黨內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刻,還是老同志出面頂,才能「力挽狂瀾」,讓社稷不倒。
但是,田紀雲的文章,在今天還是點出了中共權力布局和交替的困境。很簡單,到2012年,中共面臨三個總書記同時在世的空前狀況,那就是第三代領導核心江澤民,第四代領導核心胡錦濤,以及新上位的第五代領導核心。如果說退休的中央領導積極發揮餘熱,「干政議政」,那麼在位的中央新領導,在決策上將面臨巨大的考驗。
畢竟,退休的中央領導和在位的中央領導,思考問題的重點和角度都不同,所代表的力量也不同,在位者一旦需要發揮決斷力,如受到各方阻撓的話,對執政黨的政策施行不利,對國家利益不利,也將缺乏速度和效率,這不能不令人憂心。
目前中央新領導層的權力交替布局,之所以混沌不清,或者說傳聞頗多,主要不在於中共黨內是否人才不足,相反是因為退休的,或者即將退休的中央領導,都在涉足後續人選的安排選拔事宜,以便在退休後能夠繼續發揮影響力。如果這種發揮是為了「黨國」的利益,那還說得過去,如果只是為了維護特定人或者群體的利益,那就是重大的問題。
為了安排老同志,有一段時間就有了所謂的「中央顧問委員會」,但中顧委顯然在中央決策上形成「疊床架屋」的臃腫,曾被外面傳為「八老治國」,因此在這些「黨國大樹」凋零後,中顧委也被裁撤。問題是,沒有機制的「干預」,有時候問題更為嚴重。
問題是,當今世界,形勢正在急劇變化,中國正在崛起成為世界大國,在未來的歲月裏,中國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更為嚴峻,而社會民主自由的程度也會發展,決策的科學性、實踐性、效率性和透明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反腐敗的任務也越來越艱巨,依法治國,依照機制管理,將成為主流,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中國應該認真考慮建立機制,在妥善安排好退休幹部的生活待遇之後,應該取消老人干政的傳統,田紀雲以過來人的身分大聲疾呼這個問題,是憂黨、憂國、憂民的表現,理應得到中南海高層的重視並採納。
田紀雲算是改革派,在對胡耀邦、趙紫陽問題上一直與黨內主流不太合拍,而《炎黃春秋》又是一本「另類雜誌」,田紀雲的文章,自然無法享受到溫家寶總理文章的待遇,但是,因為目前中共黨內的18大權力布局進入了最關鍵的時期,各方人選都在做最後的努力,爭取上位,而退休的中央領導高層,尤其是核心領導的動態,也受到了各方的關注。
田紀雲雖然說的很好,那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地球離了誰也能轉,中央領導退休了,就不要對新的領導人指指點點。但是,誰都知道,當年胡耀邦就是因為要勸退改革總設計師鄧小平,甚至不惜與鄧小平一起退,犯了大忌諱,所以才被鄧小平犧牲掉。
可見,黨內依然沒有形成退休中央領導絕對不干預朝政的新傳統。不僅如此,因為「六四事件」的原因,鄧小平等於給之後的退休中央領導確立了「退而不休,干預朝政」的更大理由,那就是黨內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刻,還是老同志出面頂,才能「力挽狂瀾」,讓社稷不倒。
但是,田紀雲的文章,在今天還是點出了中共權力布局和交替的困境。很簡單,到2012年,中共面臨三個總書記同時在世的空前狀況,那就是第三代領導核心江澤民,第四代領導核心胡錦濤,以及新上位的第五代領導核心。如果說退休的中央領導積極發揮餘熱,「干政議政」,那麼在位的中央新領導,在決策上將面臨巨大的考驗。
畢竟,退休的中央領導和在位的中央領導,思考問題的重點和角度都不同,所代表的力量也不同,在位者一旦需要發揮決斷力,如受到各方阻撓的話,對執政黨的政策施行不利,對國家利益不利,也將缺乏速度和效率,這不能不令人憂心。
目前中央新領導層的權力交替布局,之所以混沌不清,或者說傳聞頗多,主要不在於中共黨內是否人才不足,相反是因為退休的,或者即將退休的中央領導,都在涉足後續人選的安排選拔事宜,以便在退休後能夠繼續發揮影響力。如果這種發揮是為了「黨國」的利益,那還說得過去,如果只是為了維護特定人或者群體的利益,那就是重大的問題。
為了安排老同志,有一段時間就有了所謂的「中央顧問委員會」,但中顧委顯然在中央決策上形成「疊床架屋」的臃腫,曾被外面傳為「八老治國」,因此在這些「黨國大樹」凋零後,中顧委也被裁撤。問題是,沒有機制的「干預」,有時候問題更為嚴重。
問題是,當今世界,形勢正在急劇變化,中國正在崛起成為世界大國,在未來的歲月裏,中國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更為嚴峻,而社會民主自由的程度也會發展,決策的科學性、實踐性、效率性和透明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反腐敗的任務也越來越艱巨,依法治國,依照機制管理,將成為主流,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中國應該認真考慮建立機制,在妥善安排好退休幹部的生活待遇之後,應該取消老人干政的傳統,田紀雲以過來人的身分大聲疾呼這個問題,是憂黨、憂國、憂民的表現,理應得到中南海高層的重視並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