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工黨自我政變以應付年底大選

2010-06-29 09:39:5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澳洲絲毫沒有改變政府、撤換總理的跡象,卻在一夜之間,突如其來地兵不血刃完成「政變」,總理陸克文被撤去執政黨工黨的黨魁之職,也同時失去總理寶座,成為戰後唯一未滿任而被自己所屬政黨「逼宮」下台的總理,其副總理吉拉德立即接任其位,成為澳洲第一位女總理。
 
澳洲總理換人,事前全無半點風聲,事情來得異常突然,許多人大感意外,原因是工黨支持率在陸克文上台後曾高達60%以上,但因經濟一直未能復甦,陸克文的政策越來越不能得到選民的信任,在支持率不斷下跌的情況下,副總理吉拉德深恐這將影響工黨執政黨的地位,在今年年底即將來臨的國會大選中敗給反對黨,必須及時進行一場「選舉賭博」來搶救工黨。於是她把她的看法及撤換黨魁和總理以達到「棄帥保黨」目標,秘密向各黨團幹部和黨內各派系領袖進行說服,大致上成功之後,才約陸克文商談,正面討論陸克文的去留問題。
 
23日晚,被蒙在鼓裡的陸克文,與吉拉德進行長達2小時的會餐,討論陸克文施政的得失,這時吉拉德的親信正忙著進行黨內拉票,終於確認已獲得黨團112人中的70票。會餐結束後,陸克文才如夢初醒,發現已被吉拉德出賣,這才開始進行黨內徵詢拉票,但大勢已去,回天乏術。
 
登台執政不到3年時間的陸克文只好認命,宣布不參加第二天舉行的工黨黨魁選舉,拱手把黨魁和總理寶座都讓給吉拉德。澳洲廣播公司將這次領導人更迭形容為「不流血政變」。
 
陸克文會下台,是因他的碳排放交易立法以及對礦業徵收40%的「暴利稅」等措施,事前未向民眾進行徵詢,嚴重損害大企業家的利益,有以致之。加上他上台近3年來,經濟一直受全球金融海嘯衝擊未能好轉,失業率高居不下,這導致他本人及工黨的支持率都處於低迷狀態。
 
據調查,反對黨支持率已比執政的工黨高出5%,吉拉德於是趁此機會採取了「取而代之」的行動,她認為不換黨魁和總理,工黨將在今年底的國會選舉中大敗,淪為在野黨。
 
吉拉德現年48歲,生於英國威爾斯的一個普通家庭,年幼移民澳洲,1998年邁入澳洲政界高層,雖曾擔任過諸多要職,但手中實權並不多,此次出任總理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她的家人對此就很震驚。她的父親約翰‧吉拉德坦言,完全沒有想到他的女兒能夠擔任總理。然而,她在執政工黨內部具有較高親和力,工黨內外普遍認為,此刻她比陸克文更容易獲得選民支持。
 
吉拉德的感情世界也被外界關注,她至今未婚,也沒有子女,曾被澳洲政界保守派質疑,並引發了一場婦女地位和角色的大討論。吉拉德目前的伴侶是澳洲一位知名髮型師。
 
澳洲換了總理之後,吉拉德能否在年底之前這短短的幾個月時間挽救工黨,外界似有不盡相同的看法。一方面是陸克文已實施的政策要在短期間內改變過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一方面,工黨這次的「黨變」過於突然,有「黑箱作業」之嫌,外界對此不免多所議論。
 
但無論如何,澳洲這次發生的不流血政變,正好體現了一個民主制度充分成熟的國家,在遇到政治危機時,當政權必須轉移之際,不必發生動亂,不必付出生命代價,不必引致社會顛倒混亂,可以通過黨內成員投票表達意見,或全民投票選出領袖,從而輕輕鬆鬆地達到目的,這正是民主制度的優點,也是民主政治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澳洲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