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受蟲害侵襲的泰國木薯產業

2010-07-28 12:29:3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國際農業研究諮詢集團(CGIAR)的農產科學家們,日前為拯救泰國東北地區的木薯作物受嚴重蟲害侵襲。決定採用「以蟲制蟲」的方法,將數以萬計的黃蜂釋入蟲害區,專門對付害蟲「粉蚧蟲(Mealybugs)」使之失去生機。如果這項方法能推展順利,還將繼續釋放更多黃蜂,使備受蟲害威脅的木薯,能夠將損害減到最低限度。木薯是泰國農產結構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更是全世界木薯主要的供應者。若不能把蟲害及時消除,不僅將影響災區廣大薯農生計,對糧食供應鏈,也會造成嚴重破壞。使原本已非常緊張的世界食物需求,更加失去平衡,國際市場缺糧的負面影響尤其驚人。面對這般問題,我們分外關懷薯農處境;另也祝願「以蟲制蟲」的除害方式,能順利成功。
 
本報於5月下旬,曾以專稿報導瑪哈沙拉堪府爆發粉蚧蟲害,當地重要木薯產區本布縣,已有超過1萬萊木薯地受災。由於木薯產區每年都有增種大量木薯的紀錄,所以預估蟲損將會繼續擴大。下到受災區檢查的農產專家雖然開始指導農民消除病蟲害,督促利用農藥等方法減少受災情況,但是對來勢洶洶的蟲害不但沒有杜絕,反而加速擴散受災面積。這段情事,應使有關方面牢記,各類農災發生後,定要設法掌握於第一時間多方展開遏阻行動。
 
這回國際農產研究諮詢集團的農產科學家,投入泰東北廣大木薯區搶救蟲害蔓延,離瑪哈沙拉堪府爆發蟲災,已逾2個月。泰北、泰東北地區所種植的20萬公頃木薯,受損產量預估可能達到50%,造成數百萬薯農的收益大減。農民終歲辛勞而毀於蟲災,當然是十分令人難過的事情。但尤其讓有心人感到不安的是,蟲損造成木薯供應減少,就會有更多的低收入戶,連這種日常食用的雜糧都買不起,或甚至買都買不到。一般人知道木薯在糧農鏈的地位和貢獻者並不多,今年木薯發生蟲災後,若打擊到各地貧民生活,將造成嚴重社會問題,所以一面撲滅蟲災;一面大家也該要注意木薯地位的重要。
 
木薯的主要用途是食用,世界上木薯全部產量的65%用於人類食物,是熱帶濕地低收入農戶的主要食用作物。這是當今應受屬目的焦點,在全世界有10億2000萬人吃不飽肚子的環境中,木薯供應無疑會比過去任何時候要來得重要。不幸的是,亞洲的主要木薯產地泰國發生蟲災,無獨有偶,非洲主要木薯產地東非烏甘達,也有木薯病毒為害,造成可觀損失。兩洲木薯減產,世界上食用雜糧為主的8億低層人民,生活就出現另類壓力,使糧荒又推上另一波高潮。所以木薯問題殊非泛泛,一定要適時將與木薯生產有關的各方面力量進行整合。共同將木薯產業推上現代化地位,使木薯生產、品質、銷售能進入新的境界。
 
區域性總部設在寮國的國際農業研究諮詢集團(CGIAR),獲悉泰國木薯農說明這次害蟲的特徵,且去年也曾小規模出現在泰北木薯園,造成損失後。決定了「以蟲制蟲」的方式,並立即從非洲貝南進口黃蜂,進行釋出程序和試驗。從技術上看,這種為保護木薯作物而進行的方法,顯得甚是微妙,非專家難以了解。但是1980年代,非洲曾有黃蜂將木薯作物上粉蚧蟲滅絕的前例。事隔多年,如果黃蜂能在亞洲重施故技,大展雄風,則是對多方面的重大貢獻。
 
這次為解決木薯作物蟲害,除了國際農業研究諮詢集團的專業人士外,設在哥倫比亞的國際熱帶農業中心、非洲貝南的熱帶農業研究所、泰國農業機構等組織,一直在密切合作。也許作業程序往返費時費事,以至泰北木薯作物蟲害擴大、地區蔓延。但整體作業和以蟲制蟲方式的確立,卻是可圈可點的表現。泰國出口木薯量,佔全世界總量60%以上,木薯農每年收入約達15億美元,可算是一項重要農業生產,泰國政府和民間應盡力協助其成長,促成木薯的光輝未來。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