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40富豪承諾捐半數財產有感

2010-08-09 10:48:0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報載美國40富豪,承諾捐出其財產的半數,充作慈善之用。此一稱為「捐款誓言」的計畫,由微軟創辦人蓋茲和世界知名的「股神」巴菲特於4日所發起,即於當日得到另38位億萬富豪家族響應,估計善款將達6000億美元。這件事是很有意義的,不但美國富有人家會響應此一行動,相信美國富豪的善心,也將影響美國以外其他國家富豪的想法,使他們捨得花錢做慈善,改善世界各國貧窮人家的生活,從而減少人間因貧窮帶來的痛苦和種種社會問題。
 
響應這個慈善計畫的知名富豪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創辦人特納、好萊塢導演喬治盧卡斯、石油大王皮肯斯,及加州華裔的生技企業家陳頌雄夫婦。
 
名單上的人大多是白手起家的超級富豪,他們當中一些人的身家都在10億元左右,有些遠超此數。少數是承繼家族遺產,例如大衛‧洛克菲勒。但不管錢是自己賺的,或是祖先留下來的,美國富豪這種捨得把成千上億的財產捐出去的氣魄,是值得欣賞並學習的。
 
美國的超級富豪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已不受公眾和政治人物歡迎,這項「捐款誓言」計畫可能使富豪重建形象。但無論如何,捨得把論億財產捐出去是聰明的,不但對社會貧乏者有利,其實也對自己家裡人有利,避免家族中的下一代因爭產而發生糾紛,甚至衝突,互相廝殺,或自幼因生活太安逸而失卻了奮鬥謀生的能力。富豪之一前紐約市長彭博說:「我一直認為,最值得做的事情,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你的兒孫從你的善行所得到的利益,比從遺囑得到的多。」
 
彭博所說的是,捐出半數家產,不但使社會變得更美好,也有利於你自己的兒孫。但在目前的中國或泰華社會,卻還有許多有錢人仍不明白這個道理,儘管有的人已積聚了論億甚至論百億的財產,卻仍然一毛不拔,不但甚少做慈善事,甚至對屬員或家中傭工都很刻薄,斤斤計較,而從不考慮到這大筆家財,最後將給兒孫帶來因互相爭奪而致失和,甚至拔槍相向的災難。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是資本主義開始並迅速發展的年代,也是人類因財富分配不均而分裂、發生戰爭或革命的時代。當時大家都認為,必須改變社會生產方式,使生產品平均分配,世界才能太平。但事與願違,社會生產方式改變了,生產力卻不能推動,變成大家都沒有飯吃。
 
中國當初是反對慈善事業的,認為是改良主義,影響革命。但終於發現,生產才是硬道理。但生產開動了,貧富差別也來了。所以,為了濟貧,慈善事業還是應予以肯定的。
 
泰華慈善事業一直在發展,離鄉背井的老華僑,不能致富成為「座山」,又不能回「唐山」,最後便只有葬在海外的「義山」了。所以,成立已達百年歷史的報德善堂,做的便是幫助窮人的慈善工作,特別是最初設立「義山亭」,為無親無靠的老華僑醫病,以至死後辦身後事的一系列慈善工作。
 
當然,除報德善堂外,泰國還有數不清的慈善團體,也有數不清的僑眾天天在捐款,支持這些慈善團體的慈善行動。但像美國富豪這種一捐就捐出財產半數的大手筆,卻還沒有見到。為了實現更美好的社會,人家能夠做到,希望我們也能做到。
 
其實,在幾千年前中國「禮記」的「大同篇」中,已描寫了一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那是一個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老有所養,壯有所用,物不棄於地,人人皆不遭受凍餒之苦的社會。只要賺到錢的人捨得捐出去,這樣的理想社會就能實現,不一定是「烏托邦」!
 
关键词:富豪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