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時疫不斷侵襲居民生活環境
2010-08-13 10:38:3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泰國衛生機構於8日發布聲明,宣告每年發生於6月至9月間的重要傳染病登革熱,已經在泰國出現了第一波疫情高潮。同時由於登革熱的傳染媒蚊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性喜黑色或深色色素。年輕婦女當此濕熱季節,切戒追逐時尚,應脫換由韓國傳來黑色「內搭褲」,幼童則以穿著淡素色服裝為宜。衛生機構殷殷叮囑,顯然全面撲滅媒蚊、防杜登革熱大規模流傳的時候已經來到。政府和民間都該動員,把登革熱可能造成的損害,減到最低。
根據政府聲明的數據,今(2010)年前7個月,泰國因罹登革熱而死亡的人已多達43位,確診病例逾4萬5000案。和去年同比,竟增加了約40%,這表示大家都輕忽了這項年年會來報到的大規模傳染病。而通常發生於濕熱季節的登革熱,還有近45天的高度活躍時期,若大家再漠不關心,除了死亡人數和確診病例將繼續攀升,社會將因而要付出更大代價外,更難堪的是各方對於國家社會的負面形象,並沒有任何尋求改善的動力,一任年年出現的傳染病滋大,這樣的心態和表現,說來令人汗顏。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顧名思義,這項經由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為傳播媒介的急性傳染病,症狀非同尋常。其病毒一旦傳進人類身體,就會帶來高燒、惡寒、皮膚出疹併有四肢痠痛、肌肉痛、前額頭疼及後眼窩痛等,痛到足以讓患者有「斷骨」感覺的程度。尤其使人難安的是,病媒蚊叮咬登革熱病患8至15天後,就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所以泰國和東南亞若干國家,夙為國際稱為登革熱的溫床,不僅是有登革熱病史者曾受盡心身折磨,搞不好就成為出血型登革熱患者,不經意而喪失掉寶貴的生命。外界對南洋居民生活環境未予尊重,尤其難忍受。所以應該下決心遏阻登革熱侵襲,並洗刷掉國際對東南亞的不名譽稱謂。
國際醫藥界自來流傳一種說法:撲滅病媒蚊就沒有登革熱。也就是說,遏阻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治本的方法是撲殺病媒蚊。又由於防制登革熱迄無有效疫苗,從根本消除病源顯得特別重要,甚至可說是關鍵性的措施。雖然南洋氣候四季炎熱,滅蚊無疑有一定程度的困難,但臨到非做不可的階段,即使明知難度高,也得下決心去克服困難。一般常識就能知道,病媒蚊孳生的場所,為家屋內外或家屋附近盛水的各種容器,如:水缸、水甕、鐵桶、木桶、塑膠桶、水泥槽、廢輪胎、花瓶、花盤、空罐、破瓶、樹洞、竹洞、屋簷、排水溝等。果能養成除蚊保健習慣,經舉手之勞,就可以使媒蚊數量減少,完成遏阻登革熱傳染的治本工作,問題就在於各地居民願不願給南洋一個新面貌。
衛生機構日前發布的聲明,對於年輕婦女為追求時尚,競仿韓式「創意」,穿著黑色「內搭褲」,以及兒童不宜以深色為日常衣裳,曾有所勸誡。這是基於媒蚊性喜黑色深色所做的決定,而今年罹登革熱死亡者,幾近半數為10至25歲少年或女性,乃做出明確導引。再生機構處理問題能如此仔細深入,具見較以往已有進步,值得佩慰。不過,這類宣導雖屬治標性質,有推動價值,若能擴大範圍到普遍撲滅媒蚊,消除媒蚊孳生處所,則更見衛生機構的努力方向正確。
今年4月初,新加坡曾有一項區域性保健會議,主題在與生活方式有關的新、舊疾病,將使衛生保健工作疲於奔命,或甚至無力承擔責任。所以與會各國宜及時制定一套現代化公共衛生醫療體系,不僅要普遍接種疫苗、強化衛生設施,還要教育全民飲食營養、生活習慣、養生運動。鑑於區域內時疫不斷出現,峇里島和曼谷狂犬病處理還未告一段落,登革熱傳染病又出現高潮。顯然現代衛生保健體系的布建,有非常迫切性,希望大家一同來努力,以為防疫保健做基礎,減少無謂損失。
根據政府聲明的數據,今(2010)年前7個月,泰國因罹登革熱而死亡的人已多達43位,確診病例逾4萬5000案。和去年同比,竟增加了約40%,這表示大家都輕忽了這項年年會來報到的大規模傳染病。而通常發生於濕熱季節的登革熱,還有近45天的高度活躍時期,若大家再漠不關心,除了死亡人數和確診病例將繼續攀升,社會將因而要付出更大代價外,更難堪的是各方對於國家社會的負面形象,並沒有任何尋求改善的動力,一任年年出現的傳染病滋大,這樣的心態和表現,說來令人汗顏。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顧名思義,這項經由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為傳播媒介的急性傳染病,症狀非同尋常。其病毒一旦傳進人類身體,就會帶來高燒、惡寒、皮膚出疹併有四肢痠痛、肌肉痛、前額頭疼及後眼窩痛等,痛到足以讓患者有「斷骨」感覺的程度。尤其使人難安的是,病媒蚊叮咬登革熱病患8至15天後,就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所以泰國和東南亞若干國家,夙為國際稱為登革熱的溫床,不僅是有登革熱病史者曾受盡心身折磨,搞不好就成為出血型登革熱患者,不經意而喪失掉寶貴的生命。外界對南洋居民生活環境未予尊重,尤其難忍受。所以應該下決心遏阻登革熱侵襲,並洗刷掉國際對東南亞的不名譽稱謂。
國際醫藥界自來流傳一種說法:撲滅病媒蚊就沒有登革熱。也就是說,遏阻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治本的方法是撲殺病媒蚊。又由於防制登革熱迄無有效疫苗,從根本消除病源顯得特別重要,甚至可說是關鍵性的措施。雖然南洋氣候四季炎熱,滅蚊無疑有一定程度的困難,但臨到非做不可的階段,即使明知難度高,也得下決心去克服困難。一般常識就能知道,病媒蚊孳生的場所,為家屋內外或家屋附近盛水的各種容器,如:水缸、水甕、鐵桶、木桶、塑膠桶、水泥槽、廢輪胎、花瓶、花盤、空罐、破瓶、樹洞、竹洞、屋簷、排水溝等。果能養成除蚊保健習慣,經舉手之勞,就可以使媒蚊數量減少,完成遏阻登革熱傳染的治本工作,問題就在於各地居民願不願給南洋一個新面貌。
衛生機構日前發布的聲明,對於年輕婦女為追求時尚,競仿韓式「創意」,穿著黑色「內搭褲」,以及兒童不宜以深色為日常衣裳,曾有所勸誡。這是基於媒蚊性喜黑色深色所做的決定,而今年罹登革熱死亡者,幾近半數為10至25歲少年或女性,乃做出明確導引。再生機構處理問題能如此仔細深入,具見較以往已有進步,值得佩慰。不過,這類宣導雖屬治標性質,有推動價值,若能擴大範圍到普遍撲滅媒蚊,消除媒蚊孳生處所,則更見衛生機構的努力方向正確。
今年4月初,新加坡曾有一項區域性保健會議,主題在與生活方式有關的新、舊疾病,將使衛生保健工作疲於奔命,或甚至無力承擔責任。所以與會各國宜及時制定一套現代化公共衛生醫療體系,不僅要普遍接種疫苗、強化衛生設施,還要教育全民飲食營養、生活習慣、養生運動。鑑於區域內時疫不斷出現,峇里島和曼谷狂犬病處理還未告一段落,登革熱傳染病又出現高潮。顯然現代衛生保健體系的布建,有非常迫切性,希望大家一同來努力,以為防疫保健做基礎,減少無謂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