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起落可觀宏調目標成敗

2010-08-17 11:33:2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今年經濟走勢飄浮,出現不少走極端的現象,如經濟成長由年初怕熱,一下變到現在防冷。於此,中共領導層定下了宏觀調控三目標,即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膨預期。對這三目標的設定議論頗多,對其實施路子爭議不小,如何判定其成敗,由一個對三目標都有影響的糧食起落,大致可摸住點脈動。
 
中國雖已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無糧不穩」看似已成往事,但中國經濟中,糧食問題的分量仍然不小,現在是「不糧無穩」,也即不把握好糧食問題,會影響經濟的穩定發展。這主要是因為糧食問題,不僅透過價格的起落影響著民眾的生活,還透過供求關係,影響到其他領域的生產,影響到市場的穩定,由之導引出經濟的起伏。
 
中國今年糧食再成問題,首先是夏糧收成不佳,在連續6年夏糧豐收之後,今年雖然不算歉收,但在擴種之下總產量未增產。由之已出現國營、私營、外資三方爭搶收購,夏糧價格上漲壓力加大的問題。
 
夏糧在全年收成中,還是小頭,但佔有決定性地位的秋糧,眼下也有較大問題,這主要是天災影響。中國廣闊的國土目前分成三段,南方持續高溫灸烤,影響著秋糧夏管;中部有長江流域、江淮地區出現洪水之災,影響著糧食的夏種夏管;北方除華北地區有強降雨,近期松花江大洪水,衝擊著東北松遼平原這個大糧倉,今年大豆、玉米和大米的生產,可能受到影響。
 
以更廣範圍看,長江、淮河、黃河、遼河、松花江、海河等7大流域不同程度地發生洪澇災害,全國有40多條較大河流發生超過歷史記錄的特大洪水,局部地區災情相當嚴重。大洪災之外,南方部分地方還出現乾旱,可能令糧食歉收;東部沿海地區,還要防範尚未來到的颱風之災。
 
今年農業災害頻發,災種之多、範圍之廣、影響之重多年少有。但除自然災害可能令糧食歉收,還有其他因素影響,首先是農業生產資料成本上升極快,為農業生產帶來較大壓力。而中國糧食生產,還未形成普遍大農業和現代農業產業,目前糧價又受到嚴格控制,不僅今年的糧食市場出現扭曲,還可能再現穀賤傷農舊話。
 
再一新現象,是經濟增長有放緩之勢,投資也放慢腳步,但貨幣氾濫,游資四出,在炒股炒樓炒金之餘,開始炒農產品,所以出現「蒜你狠、豆你玩」之類大炒,大蒜、綠豆價格狂漲,接下來被玩的有生薑和玉米。在狂炒狂玩下,當局調控無方,監管乏力,也成笑話。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炒作之風,伴隨國際市場起伏、國內供需失衡,滲入主要糧食產品,那就真的「無糧不穩」了。
 
糧食生產在GDP中所佔比例,看上去不是很高,但影響力很大。如糧食會影響到飼料,所以生豬生產、禽蛋生產、乃至牛羊肉和奶製品等,都會受到影響。不說其他與糧食為原料的工業生產,光是這些產業鏈條一動,物價就大亂,通膨降臨,不是沒可能。
 
糧食問題,也會影響結構調整。目前當局結構調整之術,主要是以政策鼓勵、稅收優惠、信貸扶持等辦法,引導資金進入新興產業,由此完成結構調整。但糧食異動,游資逐利而去,結構調整自然會受影響。說遠點,還會因擠壓公共政策制訂,影響大經濟結構的調整,影響到城鎮化社會結構的大調整。
 
中國糧食生產,對經濟能否平穩較快增長,對結構調整能否順利鋪開和進行,對通貨膨脹能否有效管理,還真有較大影響。當然,同樣有著重要影響的,還有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有就業問題的平穩處理,市場的穩外擴內等等。
 
8月將過去,秋糧登場的日子已經不遠,如何力保今年糧穩呢?無非三手,一即近看秋糧,防災減災,令自然災害對秋糧損害降到最低,遠看冬種,為明年打好基礎;二要對糧食價格,從收購到銷售,不同環節都展開靈活調控;遠點的一手,則是對農業產業的布局,從糧食生產、流通各環節入手,加快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