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ECFA協議正式簽定的意義
2010-08-21 02:09:1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標示著兩岸和平發展階段來臨的「兩岸經濟合作協定」(ECFA)終於在立法院通過。台灣朝野政黨今後在大陸政策上的對峙,似乎也已到了必須改弦更張,另謀公共政策議論的支點,而不再僅僅停留在單純的正反兩極意見而已。這也可能是台灣再發展的一個契機,即把兩岸關係由負擔轉化為助力,或者出現所謂的「和平紅利」。
兩岸已經簽署的ECFA,在經過立法院的審議後,終於走完立法程序,而預定於明年元月1日正式實施。初期除了列入早期收穫清單的商品,將可以零關稅進出外,還有部分投資項目相互開放。這也啟動了談判多年的兩岸經貿正常化的一大步。這一步絕不能只以初期早收清單中的品項做為評論,而是標示著兩岸經貿的一大變動,而且是不能逆轉的跨步向前走。
以兩岸目前的貿易與投資金額計,目前已經達相當水準,再加上ECFA的加持,預料未來應該會是連連破紀錄。尤其以大陸「政治正確」的政策走向,出現相當規模的政治採購或者特殊考量的經濟互動也必然會發生。只是我們必須強調的是一旦回歸到市場機制運作的軌跡上,那麼兩岸經濟互動應該是可以樂觀期待的。
更重要的是,過去未曾發生的模式、型態,未來只要政治不加以干擾,必然會有許多創新的可能性。
除了經濟整合的深化,以及兩岸經貿互動的創新模式以外,更深遠的影響應該是中華民國創立近百年來,中國人有能力、有可能自己以和平的方式去處理橫亙在兩岸間的根本矛盾。在政治符號上,我們固然遇到了很棘手的一與二的難題,即一個中國、一邊一國,兩岸統或獨等等難解的問題。而且,預料短期內也仍不易尋找到有智慧的解決方案。不過,在中國崛起,兩岸人民不願兵戎相見的趨勢下,再難也有解決的可能。
一旦兩岸人民與領導想通了分享要比爭奪更有利,那麼兩岸和平解決就可能露出曙光。當然,從現況到達和平發展,也絕非一蹴可幾,需要兩岸努力,包容的地方仍然很多。但首先一步就是放棄或淡化敵意,應該是雙方都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與調整。ECFA的簽定與實施就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制度性安排:讓原本敵對的兩岸,可以坐下來,在尋求或摸索經濟整合的過程中,以合作創造雙贏的可能性。
就台灣內部的政治結構來看,不管多麼的艱辛,一旦進入了ECFA階段,兩岸雙方都要為所遇到的制度、互動與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案,而不是一再放任不處理或不回應。只要有這種努力的機制存在,問題就會一一解決。接下來兩岸教育交流就是一個例子。國民黨似乎也做了部分讓步,以尋求在野黨不再全面杯葛,這對於急於尋求兩岸教育交流主張者,可能認為不進則退,但如果以長期動態的觀點,則今日的小讓步,很可能會換得未來更大的進步,這是我們必須要有的樂觀期待。
換言之,ECFA真正的作用就是把兩岸未來的發展做一個良性及最大公約數的規範。只要在這一個框架內漸進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則更大的融合、更大的整合就指日可待。
大家也知道,經濟的合作協議有了,接著就是政治的和平協議,然後,就可以把兩岸60年的政治隔離給逐漸化解,這或許正是建國百年對中國人最大的祝福。
兩岸已經簽署的ECFA,在經過立法院的審議後,終於走完立法程序,而預定於明年元月1日正式實施。初期除了列入早期收穫清單的商品,將可以零關稅進出外,還有部分投資項目相互開放。這也啟動了談判多年的兩岸經貿正常化的一大步。這一步絕不能只以初期早收清單中的品項做為評論,而是標示著兩岸經貿的一大變動,而且是不能逆轉的跨步向前走。
以兩岸目前的貿易與投資金額計,目前已經達相當水準,再加上ECFA的加持,預料未來應該會是連連破紀錄。尤其以大陸「政治正確」的政策走向,出現相當規模的政治採購或者特殊考量的經濟互動也必然會發生。只是我們必須強調的是一旦回歸到市場機制運作的軌跡上,那麼兩岸經濟互動應該是可以樂觀期待的。
更重要的是,過去未曾發生的模式、型態,未來只要政治不加以干擾,必然會有許多創新的可能性。
除了經濟整合的深化,以及兩岸經貿互動的創新模式以外,更深遠的影響應該是中華民國創立近百年來,中國人有能力、有可能自己以和平的方式去處理橫亙在兩岸間的根本矛盾。在政治符號上,我們固然遇到了很棘手的一與二的難題,即一個中國、一邊一國,兩岸統或獨等等難解的問題。而且,預料短期內也仍不易尋找到有智慧的解決方案。不過,在中國崛起,兩岸人民不願兵戎相見的趨勢下,再難也有解決的可能。
一旦兩岸人民與領導想通了分享要比爭奪更有利,那麼兩岸和平解決就可能露出曙光。當然,從現況到達和平發展,也絕非一蹴可幾,需要兩岸努力,包容的地方仍然很多。但首先一步就是放棄或淡化敵意,應該是雙方都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與調整。ECFA的簽定與實施就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制度性安排:讓原本敵對的兩岸,可以坐下來,在尋求或摸索經濟整合的過程中,以合作創造雙贏的可能性。
就台灣內部的政治結構來看,不管多麼的艱辛,一旦進入了ECFA階段,兩岸雙方都要為所遇到的制度、互動與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案,而不是一再放任不處理或不回應。只要有這種努力的機制存在,問題就會一一解決。接下來兩岸教育交流就是一個例子。國民黨似乎也做了部分讓步,以尋求在野黨不再全面杯葛,這對於急於尋求兩岸教育交流主張者,可能認為不進則退,但如果以長期動態的觀點,則今日的小讓步,很可能會換得未來更大的進步,這是我們必須要有的樂觀期待。
換言之,ECFA真正的作用就是把兩岸未來的發展做一個良性及最大公約數的規範。只要在這一個框架內漸進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則更大的融合、更大的整合就指日可待。
大家也知道,經濟的合作協議有了,接著就是政治的和平協議,然後,就可以把兩岸60年的政治隔離給逐漸化解,這或許正是建國百年對中國人最大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