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灰色收入急速上升
2010-08-23 10:52:1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在兩岸四地而言,香港的貧富差距至為嚴重,已經超過年前統計的0.533,已達危險的邊緣,差距最低的是台灣,維持於0.4左右的安全水平,缺乏統計的澳門可能比香港較差,而最差的又可能是經常扭曲統計的大陸。就舉一個例,許多人就單看大陸旅客在國外瘋狂購物,就誤以為大陸是真富有,但在去年,大陸可以出國旅遊的人數只有5000萬,若扣掉1年多次出國的那些人,大陸有能力出國旅行只占總人口的3%,假若在香港,恐怕會占50%以上,又假若在北歐諸國,經濟體積雖然是中國大陸的1成以下,但有能力出國旅遊的國民,幾乎占了全數。
因此經濟體積完全有異於經濟實力。在香港,一個領取綜援家庭的收入,在台灣,一個靠耕種維生的原住民家庭收入,就算以平準物價計算,亦可能遠遠高於在大陸一個城市家庭的平均收入,何況在大陸,貧富的差距已越來越嚴重。
究竟嚴重到甚麼程度?最近瑞銀贊助了一份由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王小魯牽頭進行的《我國的灰色收入與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報告,發現王小魯調查報告與官方的數據差距,就人均可分配收入方面,最基層的4成家庭差別很少,收入中等的4成差別逐漸擴大到近3成到略過4成;收入最高的1成差距就擴大到2.2倍,次高的一成亦有1.1倍。收入最高的1成,比起收入最低的1成,差距竟然高達26倍,和官方數據的9.2倍,差別竟然接近3倍。
這又反映出甚麼?是貧富的差距越來越大,大到不合理的程度,而中產階級並未出現,因為中等收入的人,和最富的1成人比較,仍有6倍以上的差距,若放在台灣與港澳,甚至比不上赤貧人士。
王小魯報告中更暴露出另一點,就是隱性收入的存在,與灰色收入的問題。所謂隱性收入,是一些不公開、又不報稅的收入。在收入最低的2成人來說,根本不存在,在次低的2成人而言,是小到微不足道,但到最高的1成人,卻高達32.5%,次高的1成,亦有18.8%,餘下的另1成,仍有10.9%,因此問題相當嚴重。
那麼又嚴重到甚麼程度呢?是2008年的隱性收入,高達9.3兆元人民幣,是國民生產總值的3成,而其中的灰色收入竟然佔5.4兆元,比例是58%。那麼灰色收入又是甚麼?是包括了大部分的非法收入,等於是貪污舞弊的所得。
問題更嚴重的是,灰色收入的擴產性與滲透度,和4年前的調查比較,灰色收入總額增加了1倍,而次富有的1成人所占比例正逐漸增加,而再次的1成人亦開始沾手。這就解釋了為何這一小撮人,在澳門賭得這麼豪,在香港或國外買得這麼狂,而在內陸的另一些同胞,卻捱得這麼苦。
到了這個階段,大陸已由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演變為壟斷性質的權貴資本主義,造成財富分配的兩極化,社會衝突的尖銳化,經濟效率的停滯化。
因此,中央在「十二、五」規畫中所進行的收入分配改革,完全是承認這種現實,亦針對這個問題,究竟成效有多大,仍然是未知之數!
因此經濟體積完全有異於經濟實力。在香港,一個領取綜援家庭的收入,在台灣,一個靠耕種維生的原住民家庭收入,就算以平準物價計算,亦可能遠遠高於在大陸一個城市家庭的平均收入,何況在大陸,貧富的差距已越來越嚴重。
究竟嚴重到甚麼程度?最近瑞銀贊助了一份由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王小魯牽頭進行的《我國的灰色收入與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報告,發現王小魯調查報告與官方的數據差距,就人均可分配收入方面,最基層的4成家庭差別很少,收入中等的4成差別逐漸擴大到近3成到略過4成;收入最高的1成差距就擴大到2.2倍,次高的一成亦有1.1倍。收入最高的1成,比起收入最低的1成,差距竟然高達26倍,和官方數據的9.2倍,差別竟然接近3倍。
這又反映出甚麼?是貧富的差距越來越大,大到不合理的程度,而中產階級並未出現,因為中等收入的人,和最富的1成人比較,仍有6倍以上的差距,若放在台灣與港澳,甚至比不上赤貧人士。
王小魯報告中更暴露出另一點,就是隱性收入的存在,與灰色收入的問題。所謂隱性收入,是一些不公開、又不報稅的收入。在收入最低的2成人來說,根本不存在,在次低的2成人而言,是小到微不足道,但到最高的1成人,卻高達32.5%,次高的1成,亦有18.8%,餘下的另1成,仍有10.9%,因此問題相當嚴重。
那麼又嚴重到甚麼程度呢?是2008年的隱性收入,高達9.3兆元人民幣,是國民生產總值的3成,而其中的灰色收入竟然佔5.4兆元,比例是58%。那麼灰色收入又是甚麼?是包括了大部分的非法收入,等於是貪污舞弊的所得。
問題更嚴重的是,灰色收入的擴產性與滲透度,和4年前的調查比較,灰色收入總額增加了1倍,而次富有的1成人所占比例正逐漸增加,而再次的1成人亦開始沾手。這就解釋了為何這一小撮人,在澳門賭得這麼豪,在香港或國外買得這麼狂,而在內陸的另一些同胞,卻捱得這麼苦。
到了這個階段,大陸已由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演變為壟斷性質的權貴資本主義,造成財富分配的兩極化,社會衝突的尖銳化,經濟效率的停滯化。
因此,中央在「十二、五」規畫中所進行的收入分配改革,完全是承認這種現實,亦針對這個問題,究竟成效有多大,仍然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