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政策 應考慮中共權力交替

2010-08-25 10:57:1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韓軍演,核子動力航空母艦華盛頓號是否進入敏感的黃海海域,成了中美博弈的焦點,也充滿了戲劇性色彩,可謂功夫做足,卻又返回原點,美方宣布,9月軍演,航母不進入黃海,但會在相關海域逗留,頗有給中國面子,卻又「留校察看」,需要進入的時候,隨時可以進入,一張一弛,顯示了美國對華政策的舉棋不定。其實,撇開航母進黃海的話題不說,美韓軍演、美越合作,如今又是美日軍演的敲定,美國因應天安艦事件要威懾北韓,是這次軍演風波的直接契機;但是,為重返亞洲,平衡中國崛起,維持海洋主控權,是這次軍演風波的深層原因。不過,在事態愈發緊張的關頭,美國改變初衷,突然放低姿態,在中國九次發出外交抗議的航母進黃海的問題上「讓步」,給中美局勢的緩和,走出了關鍵和及時的一步。球如今踢到了中國的腳下,如何對應,全球媒體關注。其實,目前中國要走的兩步棋也很清楚,一是繼續約束平壤,不要讓戰爭叫囂升級,或者玩弄「強硬遊戲」、「引狼入室」,給美國航母編隊進入黃海提供「前提條件」;一是通過外交磋商,確定胡錦濤主席訪美行程,為逐漸冷卻的中美關係加溫。
 
美國執政當局在巨大的國內政治壓力下仍能做出姿態,顯示美國的對華政策沒有脫離現實主義的軌道,也認定美中之間的經濟合作給美國帶來的國家利益,超過美中政治對峙、軍事對峙所能帶來的戰略利益,這是好事情。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美中關係升級為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後,美國仍然沒有從以往的歷史中吸取教訓,也沒有對中國的現實政治和國情有詳細深入的瞭解,以至於對華政策,尤其是局部的危機因應對策,缺少洞察力和敏銳度。
 
舉例而言,美國應該不難瞭解,目前中國的最高政治架構,已經進入緊鑼密鼓的「權力交替」時期,誰上誰下,關係到中國改革進步的命運,也關係到美中關係的前途。在這樣的時刻,美國升高對華緊張,尤其是軍事緊張的態勢,無疑給強硬派的抬頭,或者說軍方勢力進入政治局常委的最高權力班子提供了最佳外部因素,這就意味著中國的政治改革、軍隊國家化的改革將要被迫滯後,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優先秩序也要部分讓位給國防建設,其中包括增加航空母艦、核潛艇、各類飛彈的建設與部署,中國的軍費開支會呈現飛躍般的增長,這自然就會給亞太區域帶來軍備競爭的壓力,影響這個區域的穩定以及經濟的發展,這對美國絕對是負面因素居多,損害美國的地緣戰略利益,也損害美國的經濟恢復速度。
 
如今,美國面臨同樣的考驗,歐巴馬政府如何在延續自己權力基礎的需要(國會中期選舉),與考慮中共權力交替的特殊時期中取得平衡,是衡量美國對華政策水平提升,衡量美國對華決策短視還是遠視的聚焦點。
 
中美關係如果能從這次軍演風波的「硬撼」中軟著陸,那就是值得慶幸的大好事。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