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選結果給海外華人的啟示

2010-08-27 12:34:3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澳洲選舉兩大黨打成平手,都無法佔據國會多數議席,這樣,只有一位數的綠黨和獨立議員成了朝野拉攏的對象,奇貨可居,這樣的談判攻防,可能要過幾天才能出現結果。我們姑且不論澳洲大選出現這樣相持不下的局面原因如何,而是十分肯定地看到,一個嶄新的政治現象開始席捲西方世界,那就是傳統左右翼政黨在大選中席捲多數選票,輪流組成多數政府的歷史正在漸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兩大黨競爭激烈,支持率拉近,最終導致在大選中無法取得多數席位,只能組成少數政府執政,或者組成執政聯盟。
 
這種現象的發端,可以回溯到美國總統大選中共和黨布希與民主黨高爾的選舉糾紛,因為得票太接近,以及選舉技術原因引發的爭議,導致最後由最高法院決定選舉勝利誰屬。之後,德國大選中梅爾克領導的右翼政黨與施洛德領導的左翼執政黨重複了美國大選的僵局,最後由梅爾克勝出,完成政治變天。

這種情況到了加拿大大選中,成了完整意義上的「現象」,哈珀領導的保守黨雖然擊敗多數執政達十多年的聯邦自由黨,成為第一大黨,但沒有過半,最後只能組成少數政府執政。今年英國大選,保守黨和工黨都不過半,由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組成執政聯盟。如今,澳洲大選,也是再現加拿大英國的選舉結果,可見,新的政治現象已經成形。
 
從西方民主政治的大勢來說,這種情況的出現,體現了冷戰結束,全球化發展以來,西方保守政治潮流和工黨社會黨左翼政治潮流都有向中間匯聚的傾向,無論財經政策還是社會福利政策,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左右向中間靠攏,這種左右兩頭縮小,中間擴大的政治光譜,反映的就是傳統鐵桿的政黨支持者群體萎縮,中間選民膨脹,導致左右翼政黨為了爭取中間游離選民選票,選舉政綱也向中間靠攏,結果出現了選舉結果伯仲難分的局面。
 
這種兩大黨勢均力敵,選舉結果難以過半的情況,帶來了利弊參半的結果。不好的是,少數政府執政不穩,政策難以有長遠戰略考量,而執政聯盟常常是政策要照顧不同支持群體,造成施政不倫不類,矛盾百出。還有,為了贏得執政權,大黨可能要受到小黨,甚至個別獨立議員的挾持「訛詐」,極少數的民意左右施政大局,損害了大部分選民,尤其是沉默選民的利益。
 
但是,這種大黨不過半的政治現象,對華人移民社群來說,則是政治參與的最好時機。因為少數可以成為決定執政大局的關鍵,華人的呼聲,華人的訴求,華人的選票,就可以成為舉足輕重的政治武器,而受到傳統大黨的重視。
 
華人社區應該敏銳把握西方國家這種嶄新的政治現象,克服以往在政治上「妄自菲薄」的自卑情結,拋棄「少數無用論」的慣性思維,拆除兩岸三地的政治樊籬,積極行動起來,組織起來,通過社區的討論,找到華人共同的議題和訴求,然後以華人社區的選票為籌碼,要求傳統的政治大黨或者選區的議員,為華人社區背書。當然,華人的訴求不是無理的要脅,搞族裔特殊論,而是要把華人的訴求建立在國家整體利益,公平公義之上,才能贏得其他族裔的支持。
 
關鍵的少數,不是少數「霸權」,而是有道德有視野有格局的少數,華人社區以此自勉,那就可以在今天這種兩黨不過半的政治形勢下大顯身手。
 
关键词:澳洲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