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泰國汽車產業得來不易的聲譽
2010-09-11 09:38:0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泰國汽車產業俱樂部(AIC)日前表示,泰國汽車出口數量,今(2010)年7月和去年同比,一年內勁升了140%,達到了空前最高點。這項業績得以締造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今年1月1日正式啟動的「東盟自由貿易區」體制,其貨物貿易採取零關稅協定。使東盟區域內貿易趨於活絡,10成員國家蒙受嘉惠,泰國汽車產業適逢其盛。泰國大量汽車外銷的亮麗表現,不僅增長了各方的信心,也為經貿發展開創新的契機。泰國政府和相關人士應體認聲譽得來不易,宜再接再勵,使該產業進入繁榮昌盛的新時代。
泰國汽車產業俱樂部公開汽車輸出業績勁升的數字,還包括7月份共外銷8萬7605輛汽車,創下22年來單月最多的紀錄。出口車輛賺回398億銖,約合美金12億元,和去年同比增加約13%。以單項產業而言,這樣的表現,真可算得是不錯的了,我們之所以不憚煩瑣引述相關數據,既是基於一種榮譽感,也是對於泰國汽車產業界全體工作人員的敬禮。由於他們辛勞付出,在金融海嘯復甦還不見明朗的情況下,就有了這般表現,將能帶動各行各業見賢思齊的幹勁,提升國家的地位。
泰國汽車產業出口數量有亮麗表現的另一個原因,來自於對自由貿易原則的堅持和踐履。汽車產業俱樂部說,東盟自貿區協定造福東盟10國,有泰國汽車外銷業績勁升的事實做例子,對區域經濟整合零關稅制的好處,比較容易懂、相對也容易為各方對這項制度的接納。區域經濟整合最重要的效應,是在擴展經濟活動的規模或舞台。
國與國之間沒有了關稅壁壘,泰國生產的汽車可以不付相當額度的關稅,賣到10國中的任何一國。對方的消費者免負擔進口關稅就能駕駛現代機動車輛,增加產能與便利,改善品質,提升競爭力,奠立互惠基礎,普遍促進生活環境水準。了解這番道理,逐步推廣自由貿易少了阻礙,東南亞地區就免得長久停滯在開發中國家的地位上。所以,東盟自貿區功能的發揮,非常值得重視。
「泰國機動車協會」今年6月上旬也曾公開表示:如果勞工短缺問題能夠解決,泰國汽車產業將可能於2014年,晉為世界10大汽車製造國之一,年產量可達到295萬輛。這項說法雖然經協會方面提出相當可靠的憑據。但是外界還是半信半疑,縱使協會所提缺工15萬人問題能順利補足。
也難謂泰國在未來3年就可以超越西班牙、加拿大、墨西哥進入10大汽車製造國名車。畢竟汽車產業生存壯大除了生產、勞工、資金和市場,每項問題都有一定難度。不過,泰車進入東盟自貿區市場,有前述順利拓展的表現,已足以增長外界的信心。東盟內需成長的潛力,紓解了一般疑慮,今後汽車產業能鼓足幹勁,力爭上游。進入世界10大汽車生產的目標,必可達成。
東京方面於8月間盛傳,世界最大汽車製造公司豐田公司,將於今年內在泰國生產油電混用Prius汽車,以供應迅速成長中的亞洲汽車。這項消息雖然還沒有得到完全證實,但豐田公司投資在泰國的汽車廠,無論卡車和小型客車,銷售情況都呈穩定成長。7月泰國的內銷和去年同比,增加達52.2%,非常引人矚目。加上俱樂部方面公開的外銷汽車成長量,泰製汽車內外銷市場可靠而穩定,所以豐田新車來的可能性大,更會使其他投資者,願意將資金和先進技術,源源引進泰國。
泰國從21世紀初確立全力強化汽車產業政策以來,由於地理位置在亞洲居於軸心地帶,政府對業者採友善立場,加上世界經濟區域化整合蔚成風氣。使天時、地利、人和匯集,在日本廠商充分利用下,泰國業已成為「亞洲車系研發中心」。於今世界10大汽車製造國之一的稱號又呼之欲出,泰國汽車產業的發展,不可限量,大家要珍惜成果,繼續加倍努力。
泰國汽車產業俱樂部公開汽車輸出業績勁升的數字,還包括7月份共外銷8萬7605輛汽車,創下22年來單月最多的紀錄。出口車輛賺回398億銖,約合美金12億元,和去年同比增加約13%。以單項產業而言,這樣的表現,真可算得是不錯的了,我們之所以不憚煩瑣引述相關數據,既是基於一種榮譽感,也是對於泰國汽車產業界全體工作人員的敬禮。由於他們辛勞付出,在金融海嘯復甦還不見明朗的情況下,就有了這般表現,將能帶動各行各業見賢思齊的幹勁,提升國家的地位。
泰國汽車產業出口數量有亮麗表現的另一個原因,來自於對自由貿易原則的堅持和踐履。汽車產業俱樂部說,東盟自貿區協定造福東盟10國,有泰國汽車外銷業績勁升的事實做例子,對區域經濟整合零關稅制的好處,比較容易懂、相對也容易為各方對這項制度的接納。區域經濟整合最重要的效應,是在擴展經濟活動的規模或舞台。
國與國之間沒有了關稅壁壘,泰國生產的汽車可以不付相當額度的關稅,賣到10國中的任何一國。對方的消費者免負擔進口關稅就能駕駛現代機動車輛,增加產能與便利,改善品質,提升競爭力,奠立互惠基礎,普遍促進生活環境水準。了解這番道理,逐步推廣自由貿易少了阻礙,東南亞地區就免得長久停滯在開發中國家的地位上。所以,東盟自貿區功能的發揮,非常值得重視。
「泰國機動車協會」今年6月上旬也曾公開表示:如果勞工短缺問題能夠解決,泰國汽車產業將可能於2014年,晉為世界10大汽車製造國之一,年產量可達到295萬輛。這項說法雖然經協會方面提出相當可靠的憑據。但是外界還是半信半疑,縱使協會所提缺工15萬人問題能順利補足。
也難謂泰國在未來3年就可以超越西班牙、加拿大、墨西哥進入10大汽車製造國名車。畢竟汽車產業生存壯大除了生產、勞工、資金和市場,每項問題都有一定難度。不過,泰車進入東盟自貿區市場,有前述順利拓展的表現,已足以增長外界的信心。東盟內需成長的潛力,紓解了一般疑慮,今後汽車產業能鼓足幹勁,力爭上游。進入世界10大汽車生產的目標,必可達成。
東京方面於8月間盛傳,世界最大汽車製造公司豐田公司,將於今年內在泰國生產油電混用Prius汽車,以供應迅速成長中的亞洲汽車。這項消息雖然還沒有得到完全證實,但豐田公司投資在泰國的汽車廠,無論卡車和小型客車,銷售情況都呈穩定成長。7月泰國的內銷和去年同比,增加達52.2%,非常引人矚目。加上俱樂部方面公開的外銷汽車成長量,泰製汽車內外銷市場可靠而穩定,所以豐田新車來的可能性大,更會使其他投資者,願意將資金和先進技術,源源引進泰國。
泰國從21世紀初確立全力強化汽車產業政策以來,由於地理位置在亞洲居於軸心地帶,政府對業者採友善立場,加上世界經濟區域化整合蔚成風氣。使天時、地利、人和匯集,在日本廠商充分利用下,泰國業已成為「亞洲車系研發中心」。於今世界10大汽車製造國之一的稱號又呼之欲出,泰國汽車產業的發展,不可限量,大家要珍惜成果,繼續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