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應在「保釣」上要有更大的行動
2010-09-16 17:52:4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釣魚島風波再起,日本雖然釋放了所有的中國船員,但依照國內法羈押起訴船長詹其雄的國內法實施過程已經創下前例,中國前所未有的外交抗議並沒有奏效,在釣魚島主權爭議上,日本可謂贏了一小步。從整個事件過程來看,日本處理手段可圈可點,9月5日,在執政民主黨黨魁辯論會議上,首相菅直人挑戰中國在東海的海軍擴張行動,首相挑戰者,前民主黨幹事長小澤一郎則突然定調,說「尖閣列島(即釣魚島)從來沒有屬於過中國」,雙方在這個問題形成高度一致,等於是下達了「維護釣魚島主權」的政治命令,日本行政部門心領神會,在7日扣留進入釣魚島海域捕魚的中國漁船,9日,就以該船故意衝撞日本海事巡邏艇的藉口,將以往處理捕魚船的方式升級,援以國內法,正式以妨礙公務執行罪責起訴船長,扣押10天,由此完成一個先例的製造。在此期間,中國四度召見日本駐華大使,並前所未有地由國務委員、副總理級的戴秉國出面,要求日方無條件立刻放人,但日本強硬回應,不會在這個問題上讓步。
更加令人感興趣的是,在小泉純一郎2006年下台之後,中日關係回暖,安倍晉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鳩山由紀夫等歷任首相相繼訪華,小澤一郎也曾經率領一百多位議員訪華,被稱為「親華派」,只有菅直人就任首相後忙於選舉,沒有及時訪華,可見北京東京的最高層互動極為頻繁。按理說,在這樣影響中日關係的大事件發生後,中日層峰應該可以通過「熱線電話」,及時踩煞車,讓事態不至於惡化。但是,很明顯,日方並沒有要這樣做,並以民主黨正在進行黨魁選舉的藉口,間接拒絕了中方要求通過政治家層面的接觸來緩和事態,以賺取足夠的時間,讓地方法庭推動司法程序的啟動,造成既成事實。
日本右翼認為,此次釣魚島風波,是中方按照中國海洋崛起的整體戰略,故意營造的事端,以便將釣魚島海域納入其「核心利益」的範疇。但是,從事態的演變來看,中方根本處於「震驚狀態」,對事態的因應,除了象徵性的派遣漁政執法船前往釣魚島「宣示主權」之外,基本上停留在外交抗議逐步升級的層面,並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護漁計畫,甚至對於民間的大規模保釣行動的奮起,都採取謹慎遏制的立場。因此,指責中國挑起釣魚島紛爭,沒有任何證據。
中方的謹慎是事出有因的。首先,當然是中國並沒有為釣魚島與日方一戰的企圖,在目前的中日常規海軍力量的對比上,中方也沒有在衝突中獲勝的把握。其次,在朝鮮半島軍演風波之後,中方也無意火上加油,加速美日韓軍事同盟的緊密化。再次,由於台灣也對釣魚島宣稱擁有主權,馬英九政府又表態不會跟中國大陸聯合保釣,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更直言釣魚島屬於日本領土,因此,事態鬧大,可能會導致台灣內部風雲突起,影響兩岸關係,並將台灣推到美日韓同盟一邊。最後,擔心民間保釣壯大,引發各種非政府力量的崛起,最後傷害到北京本身。
但是,隨著日本有意將釣魚島事件擴大,強化日軍在西南島嶼的布局,並推動這些有爭議島嶼的國有化,中國恐怕難以「維持現狀,留待後人解決」。最關鍵的是,中國面臨國際社會和中國民眾的質疑:在朝鮮半島軍演風波中,中國可以將屬於公海的海域,都視為是中國的核心利益,那為何在宣稱屬於中國領土的釣魚島海域無所作為?在中國海洋崛起的時代,即使保釣運動,也期待政府有所作為,但是,如果北京繼續依賴外交部發言人來「保釣」,而沒有實際的行動,那包括中港台三地和海外華人的民間保釣運動勢將再起,整個局面將更加複雜難控,北京不能不察,也不能漠視民意。
更加令人感興趣的是,在小泉純一郎2006年下台之後,中日關係回暖,安倍晉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鳩山由紀夫等歷任首相相繼訪華,小澤一郎也曾經率領一百多位議員訪華,被稱為「親華派」,只有菅直人就任首相後忙於選舉,沒有及時訪華,可見北京東京的最高層互動極為頻繁。按理說,在這樣影響中日關係的大事件發生後,中日層峰應該可以通過「熱線電話」,及時踩煞車,讓事態不至於惡化。但是,很明顯,日方並沒有要這樣做,並以民主黨正在進行黨魁選舉的藉口,間接拒絕了中方要求通過政治家層面的接觸來緩和事態,以賺取足夠的時間,讓地方法庭推動司法程序的啟動,造成既成事實。
日本右翼認為,此次釣魚島風波,是中方按照中國海洋崛起的整體戰略,故意營造的事端,以便將釣魚島海域納入其「核心利益」的範疇。但是,從事態的演變來看,中方根本處於「震驚狀態」,對事態的因應,除了象徵性的派遣漁政執法船前往釣魚島「宣示主權」之外,基本上停留在外交抗議逐步升級的層面,並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護漁計畫,甚至對於民間的大規模保釣行動的奮起,都採取謹慎遏制的立場。因此,指責中國挑起釣魚島紛爭,沒有任何證據。
中方的謹慎是事出有因的。首先,當然是中國並沒有為釣魚島與日方一戰的企圖,在目前的中日常規海軍力量的對比上,中方也沒有在衝突中獲勝的把握。其次,在朝鮮半島軍演風波之後,中方也無意火上加油,加速美日韓軍事同盟的緊密化。再次,由於台灣也對釣魚島宣稱擁有主權,馬英九政府又表態不會跟中國大陸聯合保釣,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更直言釣魚島屬於日本領土,因此,事態鬧大,可能會導致台灣內部風雲突起,影響兩岸關係,並將台灣推到美日韓同盟一邊。最後,擔心民間保釣壯大,引發各種非政府力量的崛起,最後傷害到北京本身。
但是,隨著日本有意將釣魚島事件擴大,強化日軍在西南島嶼的布局,並推動這些有爭議島嶼的國有化,中國恐怕難以「維持現狀,留待後人解決」。最關鍵的是,中國面臨國際社會和中國民眾的質疑:在朝鮮半島軍演風波中,中國可以將屬於公海的海域,都視為是中國的核心利益,那為何在宣稱屬於中國領土的釣魚島海域無所作為?在中國海洋崛起的時代,即使保釣運動,也期待政府有所作為,但是,如果北京繼續依賴外交部發言人來「保釣」,而沒有實際的行動,那包括中港台三地和海外華人的民間保釣運動勢將再起,整個局面將更加複雜難控,北京不能不察,也不能漠視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