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競爭力,中台港有待提升
2010-09-22 09:41:0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世界經濟論壇連續7年公布全球競爭力的排名榜,根據1萬3500名商界領袖的看法,分十多個領域,綜合了139個經濟體,包涵了中台港三方面的實際情況,作出排名的先後。結果是瑞士仍然排名第一,瑞典取代了美國,排名第二,同是華人系統的新加坡排名依舊是第三,美國屈居第四,歐盟中的德國,排名第五,日本由第八升上第六。
在兩岸三地中,台港兩地,有幸躋身於十大的邊緣,香港連續3年排名第十一,在2006年,香港曾經排名第十,且是由2005年的排名第二十九的急升,證明香港有比新加坡更強的反彈力,原因是新加坡的後門只是馬來西亞與印尼,香港的後盾卻是經濟急速增長的中國大陸。台灣排名第十二,幾年內是差不多,不過台灣的排名,仍比經濟先進的英國高出一位,何況自今年兩岸經濟融合以後,台灣亦可登上大陸經濟高速增長的列車,因此在未來幾年內,台港兩地,都有望躋身全球十名以內,亦證明台港兩地,已避開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保存相當的經濟實力。
毫不意外地,中國大陸的躍升是相當驚人的。2005年仍排名第四十九,2006年立即升上第三十五,其後的升勢放緩,多少受到國際大氣候所影響,但仍穩步上升,結果仍由去年的排名第二十九,再躍升兩位,變成今年的排名第二十七,2005年仍然是全球的中上水平,如今已攀上上層,雖然不至於像台港一樣,攀上頂層,不過在未來10年內,大陸若能吸取台港的經驗,加快兩岸的融合,這個願望,始終會達成的。
不過有一點要值得慶幸的,是中國大陸在所有新興國家中,排名最高,亦躍升最快,相對金磚四國中的俄國,排名依舊,印度與巴西,且下退兩位,較高的印度,只排名第五十一,上升的幅度,比不上其他亞洲發展中國家。
另外有一點很值得留意的,是金融海嘯的影響,宏觀經濟的失衡,經濟機構的削弱,財政赤字的擴大,使投資者對美國的前景感到擔憂。在歐洲,債務危機的擴散,金融市場的劣勢,宏觀經濟的不穩,如是歐豬五國,排名相繼下跌,最高的義大利,只排名第四十八,如是的先進國家,竟然比不上某些落後國家。
有幸兩岸三地,都沒有這種擔憂。至於另類一地的澳門,亦有幸依賴其他三地的供養,只要有錢賺,便多賭客,而排名的根據,主要是宏觀經濟環境,基建的設施,金融市場的發展,公私機構的效率,高等教育的培訓,與創新思維的進度。
由於大陸有無限的經濟發展空間,因此大陸最大的優勢,是宏觀經濟環境,全球排名第四,相對於香港,是高出許多,香港甚至低至第三十九,香港的強項反而是基建與金融市場全球第一,香港在機構效率方面,亦排名第二,僅次於新加坡,遠遠拋離大陸與台灣。台灣最大的強項是高等教育的培訓,全球排名十名以內,香港排名第二十八,大陸的排名更低。台灣另一強項是創新思維,亦排名在十名以內,香港只排名第二十四,大陸更低至第三十一。
不過兩岸四地,仍有進步的空間,試看一看同是華人的新加坡,無論是體制的健全,商品市場以至勞動市場的效率,都排名第一,就算是創新思維,亦排名第十,是唯一僅次於台灣的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