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國際貨幣戰爭能否收場?

2010-11-08 09:51:5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在美國鬆手的情況下,美元出現對若干幣值,尤其是亞洲國家的貨幣有了一波明顯的貶值。這種超貶的態勢,一時被稱之為貨幣戰。然而,觀察主要國際間的議程,這波強攻人民幣升值的歐美壓力,似乎快到了盡頭,但美國期中選舉的結果卻又出現新變數,這場國際間的貨幣戰爭能否告一段落,只能看後續發展了。
 
延續10月間多場國際金融會議,11月仍有部分後續發展。11月11日G20各國元首將於南韓首爾進行高峰會,其中中美領導人歐巴馬與胡錦濤的歐胡會將受到注意,接著11月13日在日本橫濱將進行的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主要國家領導人又會見面,但看來談貨幣這類很實質很技術的議題,也有時地不宜之虞。綜此,作為靶心的人民幣其升值的壓力,很可能在中國全力防守下,似乎已經化解大部分,人民幣未來是否將升或貶,取決於中國當局,同時中國匯改能否將人民幣匯率導入較為機動化的調整,也端視中國當局的評估了。
 
平心而論,若以中國今後的貿易,以及中國決策當局為了防禦人民幣被迫大幅升值所發表的言論來看,日圓在「廣場協議」後大幅升值,在中國眼裡,正是造成日本兩個失落10年的重要原因。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中國對於國際間或美國壓迫人民幣在短期內升值是抵死不從。看來這項目標亦已達成,至於今後人民幣是否步入經常性小幅升貶的浮動狀態,那就端看中國當局對這樣的動態調整,給予什麼樣的評價了。
 
就中國領導層與貨幣金融相關決策人士過去的談話來看,這方面的政策走向尚不太清晰,還有待未來作為觀察重點。不過,基本上,沒有像短期大幅升值那麼抗拒,因此,這種較機動的調整,在中國被稱之為匯改,即匯率導向市場性較機動的浮動,是避免不斷被要求一次性大幅升貶值的較具戰略意涵的安排,這或許是人民銀行未來可能的走向。
 
回顧最近一個月的國際金融議題,從10月18日國際央行總裁會議在上海舉行開始,也是人民幣暴露在國際強權國家強烈猛攻的狀態。其結果是人民幣雖有升值,但幅度不到10%,也大大低於全球原先的預期。這自然與前述日本當年受到國際壓力,迫使日圓鉅幅升值,有極大的差異。
 
這種在類似壓力,卻出現不一致的結局,當然還是中日兩國在國際經濟的絕對實力,有極大落差有關。日本充其量是經濟強國,但經濟以外部分,就無法與中國影響力相提並論,這恐怕也是中日未來在國際社會決策影響力的關鍵差異。中國客觀存在的這一現象,注定使它在未來的國際社會,或者國際經濟與社會未來的走向與發展,與一個沒有崛起的中國,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從這次人民幣的攻防再做進一步的觀察,可以看清楚工業國家對於全球性複雜的問題,並沒有要在結構上作出根本性的變革,只想在短期間,以治標的措施處理,其結果當然會因解決一個問題又引發其他更多的問題,這也是中國抗拒人民幣升值的真正理由。這也就使國際性經濟問題,無法透過國際合作與協調來處理,最終只有走上靠實力作討價還價的角力。在這樣的賽局裡,也注定全球金融仍將走一步算一步了。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