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學生示威抗議學費高漲

2010-11-15 11:22:5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憤怒的英國大學生10日在倫敦街頭示威,抗議當局將目前上限每年約為3290英鎊的學費調高為一年9000英鎊,幾乎是原來的3倍。逾2萬名大學生原只在倫敦街頭手持標語高呼口號,指責首相卡麥隆和副首相克雷格調漲學費的措施,而矛頭特別指向克雷格,批評他違反承諾,背叛學生。
 
開始時遊行示威情況尚稱和平,但有一群脫離隊伍,走向國會大廈的米利班大廳,該處為保守黨總部。這群示威者多戴面具,以頭巾蒙面,闖入大樓後遭警方揮舞警棍毆打,雙方激烈衝突,氣氛為之一變,民眾縱火焚燒標語,砸破面向泰晤士河畔的玻璃窗,大呼口號,還有人在牆上噴漆塗鴉,陷入一片大亂的局面。
 
據發起遊行的學生領袖稱,參加抗議的學生高達5萬人,他們只是不滿學費驟然提高3倍,但懷疑遭有心人利用,不但路線和計畫不相同,原本定調的和平示威也走樣成暴力衝突。
 
英國教育優越是舉世聞名也受到承認的,是教育事業的模範,劍橋、牛津等英國大學的名氣,就超乎美國著名大學哈佛、耶魯之上。家境稍微過得去的人家,都把子女送到英國留學,就是希望他們能念出優越成績,不但學以致用,服務社會,也可以此生不愁衣食,光宗耀祖。
 
但保守黨剛剛登台,突然間便決定把大學學費增加到幾達3倍之巨,是因為自知英國大學之優越名氣遠揚,學費雖貴,不愁外國學生不來,但有沒有想到本國學生在學費突漲3倍的情形下,因負擔不起而輟學的可能呢?
 
雖然,英國亦有所謂「在地優惠」,例如出身蘇格蘭的學生,若就讀蘇格蘭地區大學,可免繳雜費,該筆費用由政府補貼學校,然而學費是沒有補貼的,上漲3倍之後,對依賴助學貸款的學生而言,負擔將更沉重。
 
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本要件,英國教育制度之優越傳統及其成就,為世所公認,也是英國曾經是一等強國的原因。如今想不到保守黨剛剛在選舉中僥倖獲得政權,年輕的首相卡麥隆剛剛登台,就為了要節省開支,先對大學教育開刀,激升學費幾達3倍之多,這是違反英國人做事積重作風的常規的,也是一樁駭人聽聞的事!
 
由此可見老大英國正步向衰落,因此辦事步驟也大失常理,它已不是當年殖民地覆蓋全球的「日不落」大帝國,而是一個連普通強國行列中,也幾乎佔不到位置的國家了!
 
但英國政府辦事到底是講理性的,進退有其規範,該退的時候退,不該退的時候「當仁不讓」。所以英國會於二次大戰後因各殖民地民族意識覺醒,乃隨大局的變化逐步交還了絕大部分佔領土地,使各殖民地紛紛獨立。但在「鐵娘子」前首相達徹夫人主政時代,卻為了萬里之外、接近阿根廷的一個小小的福克蘭小島,而派戰艦與阿根廷開戰,結果花了大錢和大氣力,只為了奪回一個小島,原因是這個島自古屬於英國,住著一群英國牧羊人,在此牧羊謀生,從來不是阿根廷的領土。
 
香港交還中國,也是在達徹夫人任內達成的。雖然英國繼續保有香港,可以從香港得到許多利益,但隨著中國的強盛,達徹夫人不得不斷然作出交還中國的決定。但在交還之前,與中國通過談判訂下雙方同意的「基本法」,確保「一國兩制」,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變,這對中國有利,對英國也有利,達徹夫人辦事的乾淨俐落,是有目共睹的。
 
這次英國保守黨政府之突然提高大學學費3倍,以及大學生和平示威演變成激烈衝突,都是違反英國常規的。但在處事講究務實的英國,只要從理性出發,相信問題必能解決,不致擴大。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