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國集團領袖首爾集會結束

2010-11-16 09:18:4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20國集團(G-20)第5次高階層會」在韓國舉行,12日會議結束,發表了「首爾宣言」,強調「超越危機,共用增長」的主題。基本上這項首次在亞洲新興經濟體舉行的重要會議,綜合前4次高階層會討論結果,匯集已經取得的經驗。為健全各國集團,成為取代7大工業國集團(G-7)的常設組織,再向前推動一步。

但是,由於美國在會議前不久,祭出具高度衝突性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毫不顧及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不僅這次會議籠罩在令人忐忑不安的陰影中;全世界都承受著美國高姿態政策的影響,危機四伏。20國集團何能發揮預期功能,為國際經濟推動永續和平衡成長架構,令人高度懷疑。
 
首爾20國集團高階層會,觸及全球貿易失衡、貨幣、金融、監管、貿易、外交等議題。對於取代原來7國集團機制來決定全球經濟政策走向的20國集團而言,無疑是一項有高度困難的任務。尤其是本屆會議東道主韓國,除了「新手上路」的問題,在國際經濟體的資望和實力,都顯得不夠分量。東亞經濟體的領頭羊之一日本,甚至公開質疑東道主的資格,氣氛甚是尷尬。莫說全球金融危機餘波未平,大環境對前述相關議題存有相當敏感因素。即使大致平穩的時際,要將複雜內容的議題整理出發展輪廓,也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對於這次會議,縱然表面上平順,其成員數量多元,也足使政策協調過程複雜,蘊含變數,基礎似不穩固。
 
再說,美國祭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在全球經濟失衡的關鍵階段。金融海嘯重創各國消費者與投資者的信心,面對各類財貨往往縮手不前,使全球的胃納大為縮減。各國為振興經濟無所不用其極,偏偏國內需求欲振乏力,乃有志一同,以爭奪國際市場為致勝關鍵;而在殺紅了眼之後,也共同發現,殺價求售已是最後一搏的致命武器。於是,全力貶低本國貨幣,也就是全力推升他國貨幣,就成為當今最紅火的運動。歐巴馬曾誓言要將出口加倍,經推動無效後,別無他策,乃以量化寬鬆貨幣為殺手鐧。此以鄰為壑的勾當,釀成每一國家都難以置身事外的匯率大戰壓力。亞洲國家對無限熱錢四處流竄、尋覓任何投機套利空間的荼毒記憶猶新。這回20國集團會,對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非議更加普遍化,幾成眾矢之的。而歐巴馬的公開反應則輕描淡寫,各方莫不引以為憾。
 
美國的高姿態不止於此,在12日的20國集團開幕會中,歐巴馬更點名中國,指中國遂行「不平等貿易」、「操縱匯率」,損害了全球經濟。但與會其他國家對歐巴馬慷慨陳言,卻不予背書反而使歐巴馬的「跛腳」現象浮現。華爾街日報更指出,美國經濟復甦乏善可陳,又推出二次量化寬鬆政策印美元拼經濟,削弱了歐巴馬的公正立場。批評者甚至強調,美國指控他國操縱匯率,聯準會砸6000億美元買公債,才是不折不扣的操縱匯率。當此世界經濟動盪不安之際,外界並不願見全球最主要的經濟合作論壇,決策階層間出現如此明顯齟齬,抵銷了復甦力道。但形勢如此,舉世理性找出對立根源,莫隨意阿附,避免更多紊亂出現才是。
 
20國集團高階層會閉幕後發表的「首爾宣言」,各國同意避免競貶貨幣,增加匯率彈性。內容明顯經過稀釋,也是各國領袖沒有附和歐巴馬立場的有力旁證。當年在國際經濟危疑震撼中,將原由7國工業集團決定的全球經濟政策走向,擴大成20國來決定,以擴大其代表性。並信誓旦旦,同意建立「強勢、永續、平衡成長架構」,使國際間以為有了新的希望。但決策機構的代表性是擴大了,卻受人謀不臧的影響,使運作常軌脫序,反使穩定經濟的要求遠了,真是無可奈何的事。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