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州:資金流出僅短期現象
2010-11-19 10:54:1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中央銀行行長張旭州表示,近3-4天來,央行為減輕泰銖匯率波動壓力而進場干預匯市的情況已大幅減少。預測泰銖匯率走軟至30銖兌1美元,原因是來自外資流出,外資獲利了結而大賣泰股,加上有消息傳出歐洲國家存在公債問題,例如愛爾蘭、希臘及葡萄牙等,導致投資者再次轉向持有美元替代。
張旭州預測,資金流出只是短期現象,由於美國仍連續執行寬鬆措施,向體系注入資金,所以泰銖匯率仍有機會再次出現堅挺趨勢。中央銀行正在研究及制訂監管資金流入的措施,將考慮到資金的流入、環境、措施的副作用及效能等因素,才決定是否落實,但目前還沒有必要使用管制資金流入的措施,估計明年資金的流入也許會更加激烈,因此必須謹慎地執行政策及準備應對措施。
中央銀行行長強調,目前泰國的外匯存底位於高水準,能夠保持金融的穩定,且足夠應對資金流出問題。中國為降低通貨膨脹壓力而實施放款管制政策,也是央行必須緊密追蹤的因素之一。由於中國是大國,與全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包括泰國,因此也許會帶來一些影響,必須密切關注。
張旭州還在題為「CEO 2011」的座談會上表示,政治方面的風險因素仍是影響明年泰國經濟的主要風險因素。受到以上因素影響,導致泰國政局欠缺穩定性,影響泰國經濟不能充分增長。他認為,明年初是泰國政治的轉折時期,是否能恢復信心,將影響到今後的投資及經濟增長。
外來風險因素方面,美國、歐洲及日本的經濟危機,目前還沒有出現穩健復甦的訊號,尤其是美國,失業者仍位於高水平,預測需要耗時長達2年才恢復。加上其還不能解決房地產業的放款問題,使美國中央銀行必須連續執行寬鬆金融政策,也許會使大量資金流出至其他國家,尋找更高的回報率。
張旭州還認為,目前全球各國經濟復甦的迅速差別很大,有些國家經濟增長達7-8%,有些國家僅增長0-1%而已,使資金流入亞洲增加,進而刺激亞幣兌美元升值。泰國必須加緊調減3方面的問題,必須增加政府及民營部門的投資,加緊提高國家的競爭能力,以及制訂靈活及多種多樣的宏觀發展經濟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