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抵制諾貝爾和平獎非聰明之舉

2010-12-09 19:01:0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即將舉行。這次典禮,有三個看點,一個是設有領獎人缺席的空位子,這是百年諾獎史上第一遭,沒有人領獎的效應,將會超過往年領獎的效應,而全球媒體因此知道劉曉波其人其事,知道他為何無法出國領獎的緣由,對北京的壓力程度超過他的出席。第二個看點是,到底有多少華人,或者說持不同政見者出席典禮,因為北京採取「六四」後僅見的大規模限制措施,誰上了劉曉波妻子劉霞的邀請名單,誰就被限制出境,甚至已在海外的異見人士,要出席也受到重大壓力,因為國內親戚可能遭遇波及,還有,漏網出來參加典禮的人士,是否還能回國,回國後是否會被捕,也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第三個看點,就是出席頒獎典禮的國家代表,到底有多少個?因為中國展現了空前的遊說,說服其他國家不要出席諾獎頒獎典禮,那麼,到底有哪些國家屈服壓力,不派代表參加,有哪些國家拿到好處,「見利忘義」,這也是國際輿論極想知道的。
 
當然,根據可靠消息來源,北京也不是全然阻撓劉曉波到歐洲領獎,但是要劉曉波簽下認罪協議,然後保外就醫,與劉霞結伴出去領獎,不再回到中國。對此,已經抱定把牢底坐穿的劉曉波,自然一口拒絕,這樣,妥協的路走不通,北京也只能強硬到底。
 
事實上,不管多少人出席典禮,也不管多少國家缺席典禮,北京在劉曉波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一事上,已經遭遇重大的挫折和損失。因為劉曉波作為一介書生,以言論獲重罪,本來就讓人難以理解,如今獲得諾獎,北京要動用國家力量,多方封殺,與人「回到古老年代」的感覺,與北京要確立的現代化國家形象格格不入,反而增加了北京政權的「負面形象」。不僅如此,在對付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這件事情上,北京好像走進了一個死胡同,或者說無底洞,呈現出「長期與國際社會抗爭」的跡象,令人擔憂。「劉曉波現象」似乎變成了另外一個「法輪功現象」,處處設防,卻又難以遏制。
 
其實,在對待出席諾獎的問題上,北京最大的挑戰不是出席的國家,因為這是一次性的典禮,北京為了面子,不惜動用龐大的國家資源,盡可能阻止許多國家出席,可以做得到。北京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全球的民眾,尤其是西方國家的普通民眾,因為他們不但關注這個典禮,他們更切身感受到發生在他們身邊的抗議示威,每時每刻被提醒,中國是一個容不下一介書生的「野蠻國家」,而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們的聲援,讓劉曉波的悲劇性遭遇更加深入人心,從而不但抵消了中國形象走出去的種種努力,也讓西方國家「反華」的勢力、政客,得到了巨大的民意支持,讓中國在外交上、國家利益上,付出更多的代價。
 
諾獎典禮一天就會過去,但劉曉波只要在獄中一天,同情劉曉波、支持劉曉波的聲音就不會終止,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就要繼續付出各種代價,就會繼續「丟面子」,因此,北京應該認真想想,如何改變「強硬到底,別人無可奈何我」的陳舊心態,在劉曉波事件上,展現新思維,化被動為主動,真正與世界接軌,為中國成為世界領袖做周全的準備。
 
关键词:北京抵制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