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建國100人票選活動起爭議

2010-12-11 11:55:4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灣國史館配合中華民國建國100年慶祝活動,在網路上舉辦「民國100人」的票選活動,由於毛澤東、鄧小平均列名其上, 鄧小平的票選且位居前列,遭藍綠立委輪番砲轟。馬英九對此甚表關切,票選也隨即中止,據聞緊接著還會有懲處名單。國史館辦「民國100人」的票選活動,原是一番美意,但完全高估了台灣政治人物的品味和胸襟,也忘了在台灣還是最講究「政治正確」的島嶼,馬英九的動作正是表率。
 
「民國100人」的風波有一個對照組,即中國大陸中學生最崇拜台灣藝人周杰倫。過去名列前排的大陸領導人包括毛、鄧在內,在今天大陸中學生的心目中竟不敵台灣藝人,真有點「情何以堪」。相信台灣社會包括藍綠政治人物對此一報導絕無異議,甚至會津津樂道台灣在大陸的影響力,且可視同台灣的軟實力、巧實力的展現。如果大陸領導人基於「敵我矛盾」,並為此勃然大怒,全面懲處主持調查並發布訊息的北京師範大學和散播訊息的媒體,相信整起事件引發的關注絕對會比台灣國史館票選風波更具鬧劇效應,且可能直追劉曉波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後續效應。
 
場景轉回台北,台灣政治人物在馬英九領導下所以會迅速追究國史館的「政治正確」,就如同此前追究新聞局「郭冠英」的「台巴子」風暴,快、狠、準,絕不手軟,最簡單的解釋就是表態,並作出明確的切割。因為不如此表態,又何以向綠營交心。而且藍營這趟也學乖了,先由國民黨立委搶先提出質詢,綠營公職人員和媒體立即跟進,並擴大話題的荒謬性。
 
就國共在大陸的鬥爭言,兩蔣不敵毛、鄧是歷史事實,如何評價歷史人物,固然是一回事,但總不宜一筆抹煞,況且都應是可受公評之事。若跌入「政治正確」的思考和推論,只會助長政治干預歷史書寫。若因此懸為禁忌,且規範不得逾越雷池一步,又豈止是干預言論和思想表達的自由,而在釋放肅殺的氛圍。相信國史館執事人員這些天來的日子絕不好過,心情之沉重也可想像,「劉曉波」和「郭冠英」的身影也會隨時浮現。
 
網路票選「民國100人」當然可受公評;從輕鬆面看待,應可帶動網民接觸和親近當代和近現代史,未嘗不是好事一樁;網民若有無厘頭式的選擇也可莞爾,本就不必嚴肅看待;但若就兩岸大局和未來設想,兩岸既已和解,在還未能簽署和平協議之前,如何才可能重建兩岸人民共同接受的史觀,改正互指對方為「島夷索虜」的誣枉,則是兩岸領導人包括所有政治人物都應看重的大事,不宜等閒視之。依此方向思考,處理「民國100人」的網路票選,又何至非嚴分畛域,乃至深拒固閉不可。
  
周杰倫必要「揚名立萬」於先,才有機會被大陸中學生普遍接受,這是以台灣之名行銷大陸的成功藝人;毛澤東和鄧小平所以受台灣網民青睞,當然也是出於長年以來兩岸當局的「政治行銷」。台灣當局從馬英九以下到綠營政治人物和媒體反而對毛、鄧在國史館的網站上出現何以會有激烈反應?藍綠之間有各種分歧,認同面也是統獨殊途,在這件事上卻是有志一同,除開「政治正確」之外還是「政治正確」,實難找到其他更合理的解釋。
 
大陸中學生崇拜周杰倫,台灣網民抬舉鄧小平,所顯現的氣度看來要比馬英九和綠營政治人物更有包容,這或許係出於天真,也不知「政治正確」的厲害,敢於率性表達個人偏好。相較綠營政治人物處理自己人犯錯時的態度,常用人性論來開脫罪責,追究對方時,則上綱上線;藍營則是能躲則躲,躲不掉就出重手「打孩子給鄰居看」,但愁不能「聲聞九天」。「政治正確」的作用可謂大矣哉!
 
「政治正確」當道的社會,當然是價值扭曲的社會,藍綠政治人物也該好好反省了。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