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肅面對極端氣候引發的糧食震撼
2010-12-19 11:46:1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連續極端氣候肆虐,分別使美國、中東、歐洲、非洲等地的糧農生產,緊接在亞太地區洪澇浸泡後,受到重創。全世界糧食供應,無可避免將引發一場大震撼,使除了災區居民生活備受打擊外。各地也有受糧價飆漲困擾,為張羅生存所需而奔走不停的壓力。面臨一步一步逼近的震撼,無論是糧食供應國或依賴外來食物維生的區域,其政府與人民都該調整好應變心理,共體時艱,合力度過難關。
在最近一波極端氣候衝擊全球居民日常生活,造成普遍紊亂、恐慌之前,聯合國糧農組織調製的「糧食展望報告」,已陳明2010年10月的世界主要食糧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比上漲達25%。已經逼近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的2008年6月「糧食危機」時的水準,令人懸憂。而當時反聖嬰現象相當明顯,全球各地氣候異常接連發生。糧農組織即以農作歉收為由,預估今年糧食將短缺3740萬噸,供求失衡將無法避免。不料展望報告發表後,氣候極端化狀況竟然變本加厲,相信包括糧價在內的各類動盪不安,就會來臨。
農業生產地區承受暴風雪、酷寒、冰雹、大雨、山崩等最新天氣異常災害,農作損失一時還沒有清點的數據。但是國際市場上各類食糧供應短缺的疑慮,已經從價格波動上表現出來。黃豆、玉米應聲上揚,棕櫚油價創下30個月來的新高,柳橙汁也刷新3年紀錄。一般農產價波動趨於劇烈,意味著糧農組織的「展望」不幸言中。也表示全球將面臨一場糧食震撼的兆頭出現,是要做好因應準備的時候了。
全球氣候失常可能造成不良影響,實際上從今年國際糧食交易市場總規模將逾1兆美元,已能估量得到若干,只是準確程度問題而已。國際糧食市場之可以徵引1兆美元為衡量指標,是由於2008年糧食危機,造成舉世恐慌,就是糧食價格總規模逾1兆美元。再超過此一數據,就等於另次糧食危機宣告來臨,宜加以特別注意。所以糧農組織在發表展望報告時,大聲疾呼,要使小麥、玉米、稻穀等主食增產。莫因供求失衡而造成糧市價格波動,釀成另回糧食危機。無如「人算不如天算」,一般氣候失常,還可能盡力維護農作產量。到極端氣候出現,如反聖嬰現象發威,覆蓋全世界。人類生命財產都難保了,還有何餘力維護農作,只能聽天由命,任糧食震撼來擺布。
糧食震撼的根源,固可歸咎於極端氣候作祟,但另一個和極端天災損害力度幾不相上下的因素,就是人為炒作。資本主義國家的無限上綱自由,放任熱錢流竄,對資金市場、對原物料,何者有利可圖就下手炒作。把市場和人類社會的穩定置諸一旁,飽食遠颺,誰也奈何不得。2008年糧食危機和原油漲近150美元一桶,造成多國人民因饑餓而暴動。若非另一場源於資本主義世界的金融海嘯舖天蓋地而來,還不知如何收場。連串憾事,將足使受害者銘記在心,並籌謀在法理範圍內,防杜熱錢禿鷹炒作。
對於具亞洲新興經濟體稱號的泰國而言,近年朝現代多元方向發展,在小型汽車產業和電子零組件製作上,都有不俗成就。但是,面對糧食危機議題,政府和民間都能了解其在稻穀事業上的地位和責任,縱使困難重重,也不放棄和缺席。泰國是稻米生產首席大國,每年都居輸出米穀第一名的地位。今年雖遭逢50年來僅見的豪大雨造成洪澇為患,全國76府中有51府泡湯。但是復原工作在積極推展,損失在清理中,相信國際市場上仍不乏泰國稻米;經歷了一番嚴酷考驗又面臨國際缺糧的窘迫。相關業者更應一面應付內外需要;另又該重新思考提振農業生產力問題,制定新的農產政策,矢志做現代稻穀產業的急先鋒,嚴肅面對糧食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