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合作對世界經濟的巨大影響
2010-12-20 15:51:0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正當美國忙於和韓國及日本進行亞太地區軍演之際,中國總理溫家寶帶了浩浩蕩蕩的300多人投資貿易促進團於15日到達新德里,出席中印商務合作峰會,一口氣便與印度簽訂了160億美元的各類經貿合作條約。
今年恰好是中印建交60周年,訪問期間,溫家寶與印度總理辛格共同出席慶祝建交60周年的紀念活動暨「中國節」閉幕式。
溫家寶說,中國和印度經濟快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有些媒體把中印看成經濟領域的競爭對手,把兩國的發展進步比作「龍象之爭」。我不同意這看法,我想在座各位企業家更不會認同。
溫家寶指出,中印是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不是競爭對手,世界有完全足夠空間供中印發展,也有足夠空間供中印合作,中印經貿合作的前途是光明的。
在公元2000年,中印兩國貿易額還不到30億美元,今年有望突破600億美元,增加了20倍。而在兩國總理會晤之後,雙方同意建立中印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並確立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目前中國是印度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自然是美國。而印度則是中國第九大貿易伙伴。但由於兩國山水相連,兩國傳統友誼源遠流長,面對新世紀兩國經濟發展的快速,在此建交60周年的機遇中,擴大友誼、加強合作,已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上來。
溫家寶說得好,中印關係超越了雙邊範疇,日益具全球和戰略意義。中印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二,讓兩國人民過上富裕、安康生活,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事業,也是中印對世界最大貢獻。
中國和印度都是最早的文明古國,而兩國國境相連,文化及經貿很早便相通,中國的絲綢、茶葉便是沿西北絲綢之路通向印度的。印度的佛教也是在唐朝以前便東傳中國,再渡海傳到韓國和日本。但這兩個文明古國在近200年來卻格格不入,原因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之後就受西方列強所宰割,成為次殖民地。印度則被英國佔領之後已失去國家的主宰權,變成大英聯邦統治下的一個殖民地,所以和中國之間自古以來的通商關係也漸漸疏遠而斷絕了。
特別是殖民主義者1914年在中印邊境上劃下了麥克馬洪邊界線,中國和印度均不認同,此案在尼赫魯任印度總理時期曾與中國總理周恩來談判,也得不到雙方同意的結論。後來在1962年印度曾在邊界對中國採取武力進攻,被中國打了回去。此後兩國外長級邊界問題工作小組舉行過14次會談。90年代後雙方始撤走兩軍在邊境的哨站,維持了邊界的穩定。這次溫家寶能突破雙方邊界爭議,為亞洲的經濟合作和世界經濟的復甦揮出了大動作,使中印兩國能放棄前嫌,勇敢地攜起手來,為亞洲人民進入富裕生活開創條件,這是值得讚譽的大事!
中印之間的友好合作,大手筆的貿易往來,也受到西方媒體的關注,甚至認為溫家寶這次訪問印度,是一次潛在的改變世界現有格局之旅。
在溫家寶出發訪問印度之前,美國著名金融分析師比爾‧邦納在「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撰寫「中國和印度:新的世界」一文,他在文中說:「最大的、最快的,這樣的『最』,每天都在中國和印度發生,而不是在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發生。」他指出,當下的亞洲才是「新世界」,歐美早已老去。
溫家寶能促成龍與象在亞洲不受束縛、自由自在地共舞,意味著世界經濟生產中心,包括金融、貿易,都將從歐美轉移到亞洲來,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今年恰好是中印建交60周年,訪問期間,溫家寶與印度總理辛格共同出席慶祝建交60周年的紀念活動暨「中國節」閉幕式。
溫家寶說,中國和印度經濟快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有些媒體把中印看成經濟領域的競爭對手,把兩國的發展進步比作「龍象之爭」。我不同意這看法,我想在座各位企業家更不會認同。
溫家寶指出,中印是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不是競爭對手,世界有完全足夠空間供中印發展,也有足夠空間供中印合作,中印經貿合作的前途是光明的。
在公元2000年,中印兩國貿易額還不到30億美元,今年有望突破600億美元,增加了20倍。而在兩國總理會晤之後,雙方同意建立中印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並確立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目前中國是印度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自然是美國。而印度則是中國第九大貿易伙伴。但由於兩國山水相連,兩國傳統友誼源遠流長,面對新世紀兩國經濟發展的快速,在此建交60周年的機遇中,擴大友誼、加強合作,已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上來。
溫家寶說得好,中印關係超越了雙邊範疇,日益具全球和戰略意義。中印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二,讓兩國人民過上富裕、安康生活,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事業,也是中印對世界最大貢獻。
中國和印度都是最早的文明古國,而兩國國境相連,文化及經貿很早便相通,中國的絲綢、茶葉便是沿西北絲綢之路通向印度的。印度的佛教也是在唐朝以前便東傳中國,再渡海傳到韓國和日本。但這兩個文明古國在近200年來卻格格不入,原因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之後就受西方列強所宰割,成為次殖民地。印度則被英國佔領之後已失去國家的主宰權,變成大英聯邦統治下的一個殖民地,所以和中國之間自古以來的通商關係也漸漸疏遠而斷絕了。
特別是殖民主義者1914年在中印邊境上劃下了麥克馬洪邊界線,中國和印度均不認同,此案在尼赫魯任印度總理時期曾與中國總理周恩來談判,也得不到雙方同意的結論。後來在1962年印度曾在邊界對中國採取武力進攻,被中國打了回去。此後兩國外長級邊界問題工作小組舉行過14次會談。90年代後雙方始撤走兩軍在邊境的哨站,維持了邊界的穩定。這次溫家寶能突破雙方邊界爭議,為亞洲的經濟合作和世界經濟的復甦揮出了大動作,使中印兩國能放棄前嫌,勇敢地攜起手來,為亞洲人民進入富裕生活開創條件,這是值得讚譽的大事!
中印之間的友好合作,大手筆的貿易往來,也受到西方媒體的關注,甚至認為溫家寶這次訪問印度,是一次潛在的改變世界現有格局之旅。
在溫家寶出發訪問印度之前,美國著名金融分析師比爾‧邦納在「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撰寫「中國和印度:新的世界」一文,他在文中說:「最大的、最快的,這樣的『最』,每天都在中國和印度發生,而不是在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發生。」他指出,當下的亞洲才是「新世界」,歐美早已老去。
溫家寶能促成龍與象在亞洲不受束縛、自由自在地共舞,意味著世界經濟生產中心,包括金融、貿易,都將從歐美轉移到亞洲來,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