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危機 中國是唯一輸家
2010-12-24 10:11:4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來,在南韓宣布要實施延坪島海域實彈演習後,北韓揚言要核戰報復,一時間半島風聲鶴唳,中俄要求展開聯合國安理會閉門會議來阻止演習。誰知,南韓在美軍觀摩的狀態實彈演習後,平壤非但沒有強硬反擊,更以「不值得回擊」自找台階下,讓緊繃的形勢有了緩和的機遇。國際輿論紛紛提出疑問:到底是誰讓金正日、金正恩突然罷手?難道美韓冒了一下險,就找到了北韓的底線?未來兩韓的「小打小鬧」會否停止,維護半島較長時間的穩定?平壤突然放棄硬頂,其實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其一,通過天安艦事件和延坪島砲擊,金家父子已經獲得其想要的國內國際利益,策略見效,那就見好就收。其次,平壤清楚知道,李明博政權已經被逼到死角,平壤再度強硬,李明博除了發動戰爭,或者鞠躬下台,已經沒有第三條路可走,這也是為何李明博放話「不排除一夜之間統一」,並讓參加演習的士兵頭盔上寫上「統一」的字樣。金正日知道一旦戰爭爆發,金家王朝就會土崩瓦解。第三,美國特使、新澤西州長理查森突訪平壤,還是捎去了「秘密承諾」,讓金正日吃了定心丸。第四,中國表面上力挺平壤,但實際上施加了重大壓力,金正日不得不三思而行,因為一旦中國挺北韓的力度減弱,美韓日三方藉機發動戰爭的可能性就會大增。
朝鮮半島的這波動盪,是否隨著年關的來臨,即將落下帷幕,誰也無法逆料。因為軍事對峙即使降低,但核危機問題仍然存在。儘管北韓表態歡迎檢查,但真的要落實,還是需要一攬子解決的方案,不是說檢查就可以達成的。
綜觀這輪持續較長的風波,可以看到美國確實是大贏家,因為它藉著韓日的防衛需要,再度掌握區域的軍事主導權,削弱了韓美左翼政治力量反對美國駐軍的運動,抵銷了中國在這個區域的強化勢頭,獲得了更多與中國討價還價的籌碼。南韓雖然在天安艦事件和延坪島砲擊丟了臉,但在之後的聯合軍演中扳回一城,延坪島實彈演習更是展現魄力,李明博把政治危機轉化成新的政治機遇,不但正當化了他的親美政策,更在兩韓統一的敏感問題上,占據了上風。至於日本,菅直人政權也充分利用這個風波,轉移國內的矛盾,推動日本軍事發展的步伐。
北韓當然也是贏家。如前所述,金家父子再度玩了一場「戰爭邊緣遊戲」,給自己的權力轉移「祭旗樹威」,同時把一度煩透了平壤的中國拉了進來,迫使中國全方位相挺,並要中國為緩和形勢給北韓「孝敬」更多的實質物資援助。不僅如此,因為理查森的走訪,讓北韓一心想要「外遇美國」有了一條直通道,可謂左右逢源。
由此看來,在這場持續的風波中,中國豈不成為了唯一輸家。
兩場風波,等於告訴世界,中國並非如外界所言,擁有對北韓絕對的「影響力」;事件後中國推動六方會談遭拒,顯示中國在這個主導機制中的老大地位已經被撼動;給北韓牽著鼻子走,卻給國際社會造成了中國「不可理喻」的印象,嚴重損害中國通過北京奧運、上海世博打造的國際形象;同時,無端端給了美國重整區域軍事同盟、強化美軍地位的良機,讓中國在這個區域的軍事威嚇力大幅降低,並遭遇大規模擴軍競賽的危機。
如何扭轉局面?很簡單,中國必須擺脫被金家父子牽著鼻子走的被動局面,建立內部懲罰機制,迫使平壤未來不能隨心所欲,同時,以真正解決核危機的有效磋商為重啟六方會談的目的,讓朝鮮半島的局勢發展被拉回到中國主導的六方會談機制中。中國必須清醒地看到,朝鮮半島和平和無核化,才能鬆懈美日韓軍事同盟,減弱美國在這個區域的軍事存在,中國才能獲得自家門口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