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國邁出推動基礎建設計畫的步子

2010-12-29 12:14:1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由世界銀行提供財務支援起造的一座寮國大型發電用水壩,已於日前正式展開營運。這座位於寮中湄公河支流上、耗資13億美元始建成的現代化電力結構,不僅為亟需收入挹注預算的寮國政府帶來大禮,而且精心規劃施工的整體工程,將可為對環境破壞最小、對當地移置生物維護妥善,樹立一個新的世界標準。在東南亞地區,寮國是一個低度開發的內陸窮國,境內多山而無其他豐碩資源。執政當局歷來閉關自守,對外的建設性接觸,雖參加東盟組織,但也只備位「後段班」, 重大建設和經貿發展,還待付出更多努力。這次寮中大水壩落成啟用,可算是寮國關鍵基礎設施的一個里程碑。深盼寮國政府和民間也開始接納現代觀念和事物,為來日的繁榮昌盛做好準備。同時東盟「前段班」諸成員,也宜將近年發展經驗,適時提供給寮國,攜手併肩,才能達成東盟憲章、展開區域整合的目標。
 
寮中大壩從醵資興建到完工啟用,一直受到國內外異議人士的全力反對,幾乎每個階段都有負面力量的拉扯。由於貧窮,要湊齊13億美元巨款的確不是容易的事。雖然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都願意在扶貧標的下,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但是國際金融機構有法令規章的規範, 也有擔保債權的危險。大規模貸款的完成,必須相關各方面往返磋商,相忍為謀,畫力擔當。寮國發行首檔以外幣計價5年到15年期國債,籌措7250萬美元做興建發電廠經費,艱困程度至此,所幸寮國執 政者排除萬難,更不畏反對者的閒言閒語,終把大計畫底成,實是難能可貴。而寮國在籌謀、研礙中的關鍵基礎設施計畫,也得有這般開創精神推動,才有希望實現。
 
參與東盟組織和「東盟+1自由貿易區」活動是寮國和外界接軌的觸媒,也是脫離閉關自守傳統的啟步。寮國執政者和各部門高階負責人,有機會從群山環繞的內陸國家到外國交流。一次又一次聽到未曾聽過的道理、看到千奇百怪的事物,隨之孕育了跟進甚至趕上的念頭。於是接受了借大錢來建發電大壩、賣電力來還債,並掃除貧窮的觀念。成果既告顯現,新的基礎設施計畫,乃接踵而來,構成寮國發展起步雖遲,但卻有了後來居上的契機。
 
東盟早在新世紀來臨之初,就有籌建「泛亞鐵路」案,計畫從新加坡首發。全程經過馬來西亞、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越南到達中國昆明,並有延伸向中亞接軌往歐洲的打算。此外,屬於「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計畫」鐵路網絡、「星南經濟走廊」鐵路網等。這些計畫,都將寮國列入線路內,但寮國迄無合格鐵路設施,僅有的舊式簡便短程鐵路,最近始接通往泰國。所以每到國際高運量鐵路進行整合聯接,到寮國就無法著手,成為重大阻礙。直到2010年4月寮國和中國簽訂建造鐵路協議,從2011年動工,以4年時間完成寮境鐵路,問題才告解決。也就是說,寮國的下一項關鍵基礎設施計畫,將是一條現代化高速鐵路。若非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可能還要等相當長時間,才能建築好寮國鐵路,證明了國家要發展,「走出去」是重要的抉擇。
 
由發電水壩的完工運作到境內高速鐵路將開設,貧窮鎖國的寮國,隨著世界全球化退潮、區域經濟整合興起的趨勢,顯然找到了發展的方向。尤其是「東盟+1自由貿易區」體制建成,關稅壁壘消除,讓寮國政府和民間直接承受嘉惠。以往國內市場銷路甚有限的礦物、農產、家具、手工藝品,悉數運到中國賣得好價錢。從中國進口的電器和電子產品、構工器材、機動車輛、日用品等,價格堪稱合理,並有效提升了生活品質。進入現代生活的範疇,寮國政府和民間得敞開心胸,努力學習,做全面升格的準備。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