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展望新1年與新10年

2010-12-31 10:54:5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2011年就這樣急匆匆地到來,但這1年不是普通1年,如果準確地加以定位,則中國這次迎來新的1年,同時也迎來了新的10年。這1年中國將面臨複雜的調整和轉折,而這10年中國將有一番新的起承轉合,這些調整、轉折和起承轉合,將決定中國真實的命運。 
 
每個新的年度到來前,中國領導層的一個政治慣例,是要為這1年作出定位,以之來確定1年的政治大事、中心工作、主要任務等。我們已看到,中國領導層為這1年的定位有二,一是中共建黨90周年,一是中國第12個5年規劃的開局之年。按中央部署,來年所有工作,都將圍繞這兩件大事鋪展。 
 
除這兩件大事,2011年還有其不同尋常之處。這不同尋常也有兩件大事,一是2011年開始了新世紀的第二個10年;一是2011年整個中華民族迎來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100年紀念。雖難斷言北京對這兩件大事有否刻意忽略,但其對中國新的1年、未來10年甚至100年,意義重大。 
 
先以新的1年來說,中國實際面對三大考驗,首先是在經濟上,面對通脹威脅以及對外經濟困局,經濟能否防止大起大落,能否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其次是在政治上,中共進入18大準備期,權力交接看似平穩進行,實則暗潮亂湧,權力平穩過渡,正成中共由上至下的新課題;第三是在社會層面,中國的貧富差距、官民矛盾已經顯像化,如何化解當局與廣大民眾間的矛盾,如何以城鄉居民收入逐步實現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已成新的考驗。 
 
如放長眼光,由這1年到未來的10年,則會發現中國的發展,未來10年相當關鍵。回眼望去,以粗線條勾勒,上世紀80年代,主要是打破政治束縛,深入推動改革的10年;90年代,則是以建立市場經濟為主要手段,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主要目標,全面市場化和開放化的10年;剛過去的新世紀頭10年,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主動融入全球化的10年,當然也是中國由大國走向強國的10年。
 
過去30年,有很多值得總結之處,過去10年更是經驗教訓多多。於此認清2011年的特殊位置,展望未來10年真實走向,對中國、對執政的中共,都有特別意義。30年過去,中國面臨新的轉捩,以及階段性的起承轉合。 
 
2011年中國要做的事不少,由2011年開始的新世紀第二個10年,中國要做事更多,細數起來,難以盛載。但以這1年的轉捩意義和這10年起承轉合上去看,中國至少有三件事要做。 
 
首先,中國已成全球經濟和政治強國之一,所以中國考量發展戰略,外交已不能不放到頭位。過去30年,中國外交伴隨開放而成功,但過去1年,中國外交迎來困局甚至重大挫折,認真檢討國際戰略,作出必要的調整,不僅影響到中國的國際關係,更決定著中國自身發展。而這一調整,最關鍵之處,就在於摒棄戰略的輕狂,收禁官員的驕狂,中國的外交,壞就壞在這輕狂和驕狂,唯一正確道路,是回到鄧小平的「韜光養晦」策略之上。 
 
第二件事,是改革和民主。中國的改革已經走上搖搖晃晃的獨木橋,特別是政治體制改革,在高層集體同意「正本清源」後,已走進死胡同。與之同時,基層民主試驗實際失敗、黨內民主推而不動,民主化進程已是水淺船擱。不用說回首過去30年,來摸索新10年路數,還在刻意壓低100年共和的回味。近期,中國知識界再發出憲政改革推動之聲,全面改革能否重新上路,十分關鍵。 
 
當然,從執政當局到外部世界,都十分關注中國的社會問題。在步入公民社會,在新媒體全面普及,也在利益集團結合公權力的腐敗而變得更加兇惡粗暴之際,中國需要緩和社會的矛盾衝突,更需要一場社會改造的運動,在社會管理體制、公權力制約機制等方面,以實施公平正義為主要目標,作出一系列調整改建。 
 
展望中國新的1年,不僅要與未來5年的規劃相結合,還要與未來10年的展望相結合,在更宏大的佈局上,以更謙遜內歛的姿態,來推動中國走向真正的強盛。
 
关键词:展望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