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跳式的2011年經濟展望
2011-01-03 10:41:1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送走2010虎年,迎接2011兔年,大家不免關心未來新的一年究竟展望如何?就全球的角度,2010年的經濟有點悶,在歐洲金融體系陰影不散,美國經濟停在高失業的不穩定中,始終無法走出燦爛的一片天。倒是包括中國、台灣在內的亞洲新興經濟有不錯的表現。然而,人民幣和新台幣也都處在升值的漩渦中,一直令有些人煩憂不已。如今看來兔年還依然存有不確定因素,但總體展望應仍可樂觀。
兔子的前進是以蹲跳方式,這用來描述2011年的經濟倒有幾分神似,也就是有時蹲,有時跳,潛存不確定的因子。兩岸簽署ECFA已正式生效,因此,兩岸和平紅利會繼續扮演嘉惠兩岸的正面因素,隨著減稅與相互開放投資,預期陸資來台將成為新的一年的新興事務。同時,預料也將成為兩岸經常被曝光的消息。
有人會問,到底什麼產業適合陸資來台?這種問題似乎隱含著兩岸在產業別間有明顯的比較利益差異,所以,會有各自有利的產業。然而,以兩岸產業發展的現況來看,除了面板這類少數產業,這種趨勢將逐漸淡化。易言之,這種優勢互補的產業分工,已逐漸不明顯,代之而起的則是廠商與廠商間的資源互補或產銷互補。
在這樣的因素驅動下,所謂「產業內貿易」將成為主流,中國大陸與台灣的貿易不再是雙方互補性產業間的貿易,而可能出現台灣與大陸兩岸生產的產品間的交易。其間當然主要來自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化與行銷網路和銷售技巧,以及兩岸人民間的偏好差異。
這所透露出來的兩岸交易機會、交易形態、交易組合,將更形多元複雜。若再加上兩岸經營手法的不同、經營策略的不同,更可以編織成多樣化的模式,也可以激化出不同的創意形式。這就是兩岸經貿合作可受期待之處;若再加上資本結構的變化,則是全球華人經營形態的一大實驗場域。
就台灣經濟而言,繼續朝向服務業發展,藉由中國大陸需求擴大台灣內需將是持續的主軸。另一方面,新台幣升值對台灣出口的影響,會不會成為新的難題?這不能僅由台灣一個市場來觀察,可能需要把全球貿易的演變納入,也會與歐美經濟展望相關聯。如果不出太大的負面因素,那麼中國以外經濟對台灣的影響,或許可以持平來看待。
再回到台灣本身,建國100年的種種慶祝活動,應該可以保持一定的溫度,其直接的影響與將來更長久的影響,還是來自陸客持續增加所帶來的內需與服務業的擴張。這項趨勢若能獲得台灣民眾的支持,則過去無感復甦可以慢慢轉變,失業率的下降也可以轉為顯著,已逐漸具備「跳」的姿勢,這是預測台灣在2011年有接近5%經濟成長率的主要原因。
對照於大陸的經濟,「十二五」展開的2011年,比較另人憂心的是經濟會不會過熱,尤其是房地產會不會形成泡沫?這個現象在局部省市或城市已經出現,但是基本上中國政府對總體經濟掌控能力依然存在,再加上若干市場機制尚未完全成形,人為管制的力度與強度仍然存在,這固然有時出現僵化不靈活的現象,但還不致形成全面性失控。
如果兩岸均能各自規避經濟的失控,持續在兩岸發展的方向上邁進,那麼2011年就可能在不連續的蹲跳間前進,則台灣5%、中國大陸9%左右的成長應該依然可以樂觀達成,接下來則是兩岸關係更緊密發展,那將是可以樂觀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