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兩國都不是「紙老虎」

2011-01-12 11:37:0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國防部長蓋茲再度訪問中國,距離他的第一次訪華,已經過了3年多。3年多的時間,全球最重要的兩個軍事大國,竟然沒有國防部長的走訪,顯然不正常。
 
蓋茲本來是半年前要到北京的,或許因為美國對台軍售,導致北京的憤怒,而取消了他的行程。在朝鮮半島因為天安艦事件而局勢緊張之際,中國中斷軍方最高層的對話以及軍事交流,到底給區域形勢的緊張帶來怎樣的影響,恐怕很難估計。如果蓋茲去年6月的中國行得以實現,之後圍繞著朝鮮半島的軍演風波、軍事對峙是否會那麼激烈,幾乎達到戰爭的邊緣,也沒有人可以知道,因為歷史不能假設。但是,通過一次真正的危機,中美兩國都認識到,兩國的軍事決策,絕對不能建立在誤判上,更不能被別人、甚至是自己的盟友,拖入一場兩敗俱傷的意外戰爭之中,從這個角度來看,遲到半年多的蓋茲訪華,中美軍方的高層互訪對話,反而形成了一個雙方前所未有的共識,那就是在東亞的任何擦槍走火,都不符合中美兩國的國家利益和地緣政治利益,中美兩國有責任通過對話,以及某種程度的互信,來撲滅「戰爭的火種」,維護地區的和平,讓所有的競爭乃至對立都限定在可控的範圍之內。
 
不錯,從某種程度來講,在中東兩場爭議的戰爭中大傷元氣,同時又遭遇金融危機的雪上加霜,美國國債飆升,國防部被迫制定大規模的裁減軍費,規模達到800至1000億美元,而已經預定今年退休的蓋茲,親自操刀籌畫和通過這個計畫;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中國的國防開支節節高升,外界更認為軍費的實際支出超出在兩會上公布的一倍,而在美國未來裁撤軍費的5年中,中國將推動航空母艦的建設,全面部署航母殺手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並把外太空技術提升到新的階段,這需要更大規模的軍費投入。就在蓋茲前往北京的前夕,中國高調演示自己製造的殲-20隱形戰機,以至於蓋茲都承認中國的軍事技術開發,超過美國的預計。換句話說,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優勢,面臨著中國的嚴峻挑戰。
 
鑒於上述的情況,具有強烈民族主義和反美的輿論,大肆鼓吹美國正在決定性的衰退,航空母艦戰鬥群集結東亞是「色厲內荏」,中國的軍事力量正在決定性地崛起,已有能力與美國一戰。這是相當危險的輿論導向,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區域戰略利益,而是停留在情緒上的「中國不高興」層面。好在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公開宣稱,目前大國之間打一場全面總動員的戰爭,幾乎是不可能的,局部的擦槍走火危機則存在。回顧一下歷史就可以知道,一戰後德國的重新崛起以及日本在東亞的強大,讓統治者以為在軍事上可以挫敗英法俄甚至美國,但是,等到國家總動員之後,美國一國深厚的戰爭支持能力就遠遠超過德日。由此可見,單純的軍事科技發展以及軍備的提升,並非是戰爭取勝的唯一手段,更何況在核打擊力量上,美國的超強地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難以撼動。
 
因此,中國的軍事力量強大,並不應該立足在與美國一戰,而是阻嚇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對中國輕舉妄動,同時保護中國越來越全球化的經濟利益。蓋茲在訪華前,已經釋出善意,那就是美國不把中國視為敵人,並理解中國建立航空母艦戰鬥群是為了維護中國的能源運輸通道。中國不需要從沒有信心的自卑,一舉成為盲目的自大,以把美國趕出東亞作為「己任」,而是應該與美國進行戰略的對話,在談判桌上達成美中共同負責東亞安全的責任與角色機制,並建立防止局部衝突或者擦槍走火變成戰爭的有效合作機制。美中可以是競爭的對手,但不能淪為戰爭的敵手,因為戰爭對兩國都將是災難。
 
蓋茲訪華,一定要落實兩國軍事高層溝通對話常態化的機制,因為雙方都不是「紙老虎」,而是「真老虎」,決不能兵戎相見。
 
关键词:美中都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