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大選逼民進黨轉向深綠?

2011-01-13 21:58:0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明年台灣大選民進黨提名之爭,出現各種異聲和檯面下的動作,李登輝則不時放話,從點名謝長廷到「摒棄」蔡英文,甚至喊出「國民配」,撩撥得民進黨內有心人無不籌思該如何因應。蔡英文被迫接腔:民進黨大選提名不排除和理念相同的合作;換言之,參選拍檔可以考慮非民進黨人。

雖然李登輝事後澄清:擔心蔡英文會像陳水扁一樣重蹈覆轍,是指蔡英文會陷入少數政府,另指稱:「2012年本土勢力的總統人選,要以勝選、堅持台灣主體性、為台灣打拚、照顧百姓、給百姓幸福等條件來思考。」但這種解釋只是加深對蔡英文的傷害,嫌蔡英文參選太早,也是暗示蔡英文還不夠本土,獨性不足,也未經過真正考驗。

民進黨頗具深綠傾向的立委王幸男說,大選提名人選要徹底的綠,不但要綠皮、綠骨,還要綠毛的,染色的綠不算。這番話看似沒有針對性,但這種裡外都要深綠的主張,當然不可能接受褪下綠皮的選戰策略,而蔡英文和蘇貞昌參與新北市和台北市長選舉時,正是看不到綠皮的候選人。

蔡英文當然不可能因此退出總統提名的競爭,面對李登輝和深綠的挑戰,必要能勇於提出新的論述以為替代,最合理的替代,也最符合中間選民期待的,應該從公開告別台獨開始;可惜蔡英文及其所領導的民進黨中央,似乎已選擇向深綠妥協。在種種跡象中,最具爭議的便是稍早前選擇性地控告北北中三院轄市市長當選無效;民進黨中常會接著又決定控告國民黨立委邱毅、盧秀燕、郭素春、吳育昇誹謗。這些無非都是為了安撫深綠的情緒,也是為了取信深綠,向深綠靠攏。

李登輝的「國民配」當然意在分裂國民黨,強化反馬英九的力道。建議提名「在國民黨裡長期打滾的人」,對國民黨本土派的觸動可能更大,例如立法院長王金平作為黨內本土派的代表,應是不二人選,況且王金平和馬英九競選黨主席時幾近翻臉,兩人心結之深,可謂路人皆知。如果王金平為了參選而投綠,如何「國民配」,誰來領導誰,爭議會更大,民進黨為求「正統」,只會更求綠化以示區別。

公開策反藍營本土派人士投奔,就李登輝和民進黨而言,當然有利於擴大綠化地盤,在操作上則需要自我深綠,也才可能顯現本土派和深綠的團結。是以王金平投奔綠營與否並不重要,而是民進黨為勝選考量接納「國民配」話題的同時,黨內提名制度必然會承受應該更轉向尋求深綠的壓力。民進黨籍前副總統呂秀蓮和前考試院長姚嘉文公開質疑蔡英文推動全民民調的提名辦法,跳出民進黨內派系及個人恩怨不論,這種質疑所傳達的正是深綠的語言。

民進黨中央傾向採用全民民調的辦法,或謂是為蔡英文量身打造,其實這也是向中間選民招手,是出於勝選必要的考量。但深綠的考量不僅是勝選,而是民進黨會否因選民基礎不同而向台獨告別。呂秀蓮和姚嘉文跳出來反對,姚嘉文更直指黨員投票直選才是辦法,就是要讓深綠候選人出頭。

有心投入民進黨大選提名爭逐的除了蔡英文,還有謝長廷、蘇貞昌、呂秀蓮等人,不排除現任高雄市長陳菊也有可能出馬。如果採用全民民調,對蔡英文最具優勢,但若加上黨員民調和呂秀蓮建議的巡迴講座,所有人都得立即就地深化綠色主張,各大山頭也會不擇手段地「製造」人頭黨員並陷入分裂。上屆大選提名蘇貞昌輸給謝長廷就是最現實的教訓。

民進黨在半個月內就要決定提名機制和時程,這對民進黨能否進一步轉化為更徹底的民主政黨,台灣能否確保民主化的方向,都是重要考驗。在馬英九被指為「自我綠化」,意圖消解民進黨抗爭的同時,對民進黨而言,這些既都是誘惑也是挑戰。

 

关键词:明年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