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總統垮台的原因與警示
2011-01-21 12:34:5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北非突尼西亞強人班阿里閃電下台,屹立不搖27年政權直到最近才出現不穩的跡象,竟然一夕變天,迫使他不得不在匆忙中流亡海外,這樣的事例警示了阿拉伯世界的專制領袖們,讓他們膽戰心驚。
事情開始於一個青年的自焚事件。約一個月前,一個水果攤販被抄,警察以無照為由,沒收了他的水果和蔬菜,這名受過教育的26歲青年憤而自焚,並引發模仿他的自殺潮。水果販自焚的消息,透過電腦臉書等社交網站和手機快速傳播,讓原已對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糧價不滿的民怨更深。
就在這時,維基解密網站扮演關鍵角色,該網站去年12月揭露2009年6月的美國外交電文,指班阿里家族與一名黑道老大聯手掌控突尼西亞經濟,並指第一夫人建貴族學校獲得巨額利益。這些電文揭開突國統治菁英貪腐的面紗,於是人民揭竿起義,這場堪稱是阿拉伯世界近代第一場人民革命,稱為「茉莉花(國花)革命」突然間揭開,使獨裁、貪腐的總統不得不倉皇外逃。
這令人不禁想起中國元朝末年的農民起義,當時還沒有電腦臉書或手機,傳說起義的農民約定在中秋節這一天起事,把這個訊息藏在月餅餡中,用布條寫了約定起義的日子,讓切開月餅發現布條的人,同時展開行動,先殺了在各家中監視的蒙古兵,就這樣成了大事。
由突尼西亞的例子可以見到,今天的人民革命已不像中國元朝那麼麻煩,可以通過電腦臉書的傳播,在群眾的心理已充分得到準備之後,用手機互相約定,便很容易成事了。許多獨裁者都用禁止言論自由及集會自由的方法來維持統治,但在今天電腦和手機這樣普遍的年代,舊式手段已完全起不了作用。
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已在北非和中東阿拉伯專制國家遍地開花。一名阿爾及利亞青年仿效突國水果攤販青年自焚,葉門和約旦都有反政府示威遊行,敘利亞則嚇得加發補助金。
埃及、約旦、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被視為最可能面臨人民揭竿起義的國家,雖然這些國家的社會和經濟情況不同,但人民同樣對失業和貪腐不滿,並感覺沒有希望。
高壓統治的敘利亞親政府報紙指出,「所有阿拉伯政權都不應忽視突尼西亞的教訓,尤其是像突國一樣靠『盟友』保護的政權。」
阿拉伯世界的反對勢力乘機煽動,貝魯特新聞報標題寫著:「突尼西亞送給阿拉伯的禮物:終結獨裁者」。
埃及的臉書網站上出現「為每位總統準備專機計畫」,呼籲在位30年、高齡82歲的穆巴拉克打包行李。
大約1000名學生16日在葉門首都沙那遊行示威,呼籲阿拉伯人反抗他們的國家領導人。學生從沙那大學校園一直走到突尼西亞大使館,高呼口號「自由的突尼西亞,那沙向你敬禮1000次」。
示威者拉起標語:「趁你還沒有被推翻,自行下台吧!」但未直指葉門現任總統沙雷。沙雷已掌權32年。
據相關報導揭發,突尼西亞已外逃總統在職期間已搜括了約35億英鎊的民脂民膏,這些錢目前大部分存放在法國銀行,他臨走時還從國庫提取了1.5噸黃金,隨身帶到沙烏地阿拉伯去。
突尼西亞的事例,令阿拉伯所有專政獨裁領袖感到驚駭,不能不有所警惕和改變,這自然是好事情。但要獨裁政權轉變而成為開放、清廉的政府,推行民主政治,使人民有了當家作主的機會,這種希望的機率,差不多是「零」。因為權力一朝在手,要他們「放」是不可能的。他們所等待的,只有突尼西亞「茉莉花人民革命」的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