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政治化」的連勝文遭槍擊案
2011-01-25 10:25:4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灣板橋地方法院檢察署日前依殺人、殺人未遂和違反槍砲刀械管制條例起訴槍擊要犯林正偉(綽號「馬面」),並要求處以極刑。這就是去年11月26日五都選舉前夜,在永和發生的連勝文遭槍擊案。
由於案發第二天就要投票,島內輿論為之沸騰。開票結果,藍營在台北、新北、台中市勝出,綠營則在南二都大勝,不能不說連勝文遭槍擊案對藍、綠選民都有影響,這就注定會有政治效應,案情發展備受矚目。
此番板橋地檢署起訴「馬面」,認定既非「自導自演」也無藏鏡人,而係出於誤擊,等同證實「馬面」行凶和選舉完全無關。無可避免地再次引發輿論討論,認定案情尚未完全明朗,檢方不應遽然認定係出於「誤擊」,檢方是否有意「去政治化」的猜疑也由之而起。
再加上檢方的說法,其實多取自嫌犯「馬面」林正偉的供辭。只因缺錢花用,藉過去土地糾紛向新北市議員候選人陳鴻源(已當選,並獲選新北市副議長)的父親陳明雄索錢不成,而要槍擊陳鴻源,卻誤擊助選的連勝文。此說如果成立,對多數人而言,帶有濃烈政治效應的殺人案豈不成了無厘頭?
對這套和選舉完全隔離的說法,就綠營支持者當然拒絕接受。媒體名嘴紛紛質疑,既出在質疑檢方偵辦的「粗糙」,也出在不能置信和政治全然無關。受害者連勝文平白受到危及生命的重傷害,除自覺無辜外,更是感到憤怒。
比較關鍵的疑點,包括「馬面」開槍前是不是喊了連勝文?且連勝文和陳鴻源的體型和面貌不同,單單身高就差了20公分。「馬面」既蓄意殺人,行凶前且曾試擊,焉有錯認之理?況且「馬面」所用凶槍從何而來,關鍵案情至巨至深,但檢方的偵查卻毫無頭緒。
綠營的質疑更簡單,案發時既是選前最後一夜,且選在選舉場子作案,不可能沒有「陰謀」,而且當晚就有藍營公職人員以此呼籲選民以選票制裁,更讓綠營振振有辭。或謂連勝文遭槍擊根本是「自導自演」,活脫脫地演了一齣「苦肉計」,連帶質疑連勝文的傷勢究竟有多嚴重;或謂要成立「真相調查委員會」必欲與「三一九槍擊案」作出關連,可說是「三一九槍擊案」情結的叢集反射。
誤擊說的最大疑點或還在「馬面」本人,在明知不可能脫身的情況下,何以會選擇在選舉場子公然行凶?加上連勝文或陳鴻源和「馬面」都沒有深仇大恨,完全不構成「與汝偕亡」的情境。檢方又何以會接受「馬面」絲毫沒有悔意的說辭,反置被害人和關係人證辭於不顧?
群矢所集更在檢方辦案是否合乎邏輯,是否存在為「破案」而「破案」的上級壓力,乃至有上級主導「破案」方向,必欲「去政治化」而後已。如果再加上綠營提出藍營勝選三都選舉無效之訴的壓力,「去政治化」似乎也就成為減壓的最佳選擇。
在此必要指出,自「三一九槍擊案」發生以來,藍綠陣營之間的互信基礎幾乎蕩然無存,所有涉及政治案件都有激化矛盾和衝突的可能。連勝文遭槍擊案如果會影響選情,究竟對誰有利,這是綠營最介意的,誤擊與否或許還不是綠營所看重的。
總之,整起案件不外兩說,誤擊說如果成立,連勝文因此受害當然會覺得很無辜,綠營更覺受害,但那僅是巧合;陰謀論如果成立,則要看藏鏡人為誰,「馬面」若抵死不招,案件可能斷頭,綠營必然會提出政治控訴。若為了傳言不斷而有「去政治化」的傾向,致使全案真相難明,只是悠悠之口難杜,藍營和馬英九要承受的壓力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