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瑞光訪台和第四份公報

2011-02-01 10:44:1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歐胡會後台灣當局以歐巴馬主動提及「台灣關係法」大表感激,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赴台傳達相關情況,補充說明美方拒絕中方建議簽署第四份公報,台灣朝野更視此為大事一樁。然而歐胡會和台灣究竟有什麼關聯?薄瑞光傳達了什麼訊息,台灣夾處在中美之間,又如何泰然自處?
 
就薄瑞光的公開表述而言,薄瑞光派給台灣的定心丸還不少。例如:「美國一直把台灣放在心中。」絕對不會違反台灣的利益云云。對美國國防部長蓋茲在歐胡會前訪中時提到,「如果台灣安全環境有改變,美國也會隨之改變。」意即兩岸愈和解,美方軍售也會隨之調整。薄瑞光則很有技巧地回應:「那不是可以預見的未來,而是很遙遠的未來。」
 
重點在於薄瑞光談到鼓勵兩岸從事政治、經濟和其他領域的對話和交流。為此,薄瑞光強調,政治未必一定要和主權相關,台灣的國際空間和加入國際組織都是政治議題。聽在「台獨」的耳裡,兩岸政治對話未必和主權相關的提法或許還可接受,但要台灣就國際空間和加入國際組織的議題和北京對話,豈不比談主權問題更嚴重,更不對稱?
 
談到軍售F16C/D戰機問題,薄瑞光回應以「會尋找對的時機做對的決定」,等同告知在短期內已無可能,相較薄瑞光對蓋茲調整對台軍售的解讀:「那不是可以預見的未來,而是很遙遠的未來。」相信對「台獨」更是五味雜陳。
 
至於薄瑞光口中的第四份公報,畢竟仍在有無之間,但中美如何處理台灣問題,有矛盾也有合作,至少曾經聯手阻止陳水扁向台獨急遽傾斜。中美之間的戰略利益原就不同,分歧也大,但對「急性台獨」則有一定程度的共識。美方所以會從「不支持台獨」到公開反對陳水扁的「急性台獨」製造海峽危機,這也表明美國根本不願意為「台獨」而戰。
 
是以國民黨的馬英九和民進黨的蔡英文,對薄瑞光來台傳達訊息的反應模式和鎖定的議題,即有不同重點。有媒體報導,馬英九當著薄瑞光的面,逐字念出當年李根總統和北京簽署第三份公報即「八一七公報」前,對台灣承諾的六點保證,大意是仍會軍售台灣而且不會就軍售問題和北京協商,也不會承當兩岸調人,或逼台灣和北京對話。
 
民進黨基於「台獨」立場,則偏重第四公報之有無,民進黨國際部主任蕭美琴表示,若美中兩方真的發布公報,「將對台灣造成莫大的傷害。」民進黨方面所以會期前提出「傷害台灣」的看法,當然是出於對「台獨」立場的堅持,多少也從薄瑞光口中嗅出了若干「反台獨」的訊息。
 
台灣議題固然極其敏感,就當前的中美關係論,或就兩岸和解論,都不是最迫切的問題。由於兩岸再次出現衝突或突然陷入危機的機率偏低,連帶軍售也非迫切。歐巴馬主動提及台灣關係法,與其說「一直把台灣放在心中」,不如說美國很在意在台灣的利益。最具體的例證就是美牛瘦肉精事件,已影響台美投資暨貿易架構協定的談判進程,民進黨抱怨中美聯合聲明正面寫入兩岸經濟合作協議,薄瑞光即明言美方關切的重點和角度不同。
 
美國所以會授權薄瑞光傳達第四份公報的話題,應有不少安撫的成分;但從反面觀察,第四份公報的提法由來已久,其實一直存在簽與不簽的抉擇,美國所以還有遲疑,當然和美國戰略利益以及在台灣的利益有關。若就大勢發展觀察,兩岸和解和台獨式微殆可定論。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