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前瞻!台灣的「黃金10年」
2011-02-09 11:04:1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馬英九口中的「黃金10年」能否兌現,如何兌現,相信這是台灣人民不論藍綠最大的問號,也是最大的期盼。馬英九所以有信心提出「黃金10年」,無論如何都和兩岸和解、降低緊張有直接關聯。兩岸大三通以來簽署的多項協議所傳達的訊息,除了和解,還是和解。其中又以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打通兩岸經濟一體化的脈絡最為重要。開春前瞻台灣未來的「黃金10年」,既是期盼也是鼓舞。
就若干跡象顯示,台灣經濟好轉的感覺已不只是市場投資的看好,而是來自庶民的具體感受;不僅是今年台灣的春節年貨市場大見熱銷,而且消費者信心指數已呈八個月連續上揚趨勢。預期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就業機會」、「經濟景氣」等指標所顯現的樂觀情況,也同步刷新台灣歷史紀錄,成為「有感覺的經濟復甦」。就台灣經濟結構和體質而言,除開政治氛圍趨緩外,兩岸經濟大環境愈見開放,當然具有莫大關聯。
台灣經濟研究院年初發布:去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10.38%,今年仍可維持5.71%的高成長。據了解,最大的效果來自輸出,其次是觀光收入增加。來台觀光客的成長不只帶來收入,也帶來相關產業的投資、就業機會和信心。台灣經濟部長施顏祥預測說,台灣整體出口成長今年可望增10 %。出口驅力則來自兩岸經合協議生效。不僅讓「世界走進台灣」,也讓「台灣走向世界」,兼為台商爭取公平競爭的機會。施顏祥還說:這就是台灣的敲門磚,得以加速台灣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的契機。施顏祥口中的世界其實就是指向中國大陸,既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
通過兩岸經合協議的槓桿效應,在初期階段即可看到台灣整體經濟普遍受惠,不但去年景氣已有顯著的復甦,明年也可望持續看好。必要指出這些效應都可指向兩岸和解帶來的變化。馬英九就職2周年時,以兩岸經合協議為主軸,勾勒台灣未來10年的黃金發展願景,也可看到初步成果。前述兩岸經貿合作打開的新局面所以特別亮眼,一則可以藉由具體的數字呈現;二則市場敏感度也特別顯著。馬英九為了尋求連任,更可以相信馬英九絕對有誠意活絡台灣經濟,也才可能通過經濟景氣,尋求選民支持。
但就像施顏祥所強調的,兩岸關係需要穩定發展,台灣經貿才能持續成長。如何穩定兩岸關係,維繫兩岸經貿持續發展,台灣朝野政黨都有責任和義務承擔。民進黨樂見兩岸經合協議為台灣帶來利基,但如何善待「九二共識」仍有待調整。是以台灣的「黃金10年」當然不能簡化為馬英九個人的政見訴求,而是台灣人民共同的願景,也應是共識所在。前瞻台灣「黃金10年」,當然不可能僅止於兩岸經合協議的槓桿作用,況且任何關聯效應都會出現邊際遞減的現象,兩岸經合協議當然也不例外。
就發展觀點論,台灣當局必要能順勢而為,即通過兩岸經合協議的槓桿作用,強化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善用兩岸經合協議提升台灣經濟體質,在政策面還要能創造就業機會,拉近城鄉距離,讓台灣整體社會氛圍也能更和諧。再就穩定兩岸關係言,則要能順勢擴大兩岸交流,在各項交流中,如何創造和諧的政治對話契機,則是台灣「黃金10年」能否兌現的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