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曼谷建設為現代化城市的好機遇
2011-02-21 10:30:1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國際知名的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和德國西門子公司合作,舉辦首屆「亞洲綠色城市」評比,結果已於15日揭曉。這項以提升現代都市發展為目標的活動,針對亞洲二十二個城市的八項環境面向,採用二十九項指標展開評鑑,新加坡以極佳的「環保政策執行力」,排名第一,其餘分在前、中、後段排序。兩大國際機構採用積極方式,勾勒都市今後發展的趨勢,鼓勵展現綠化、節水、減碳、普及衛生設施等項目。出錢出力用心可嘉,對於在力爭上游的亞洲城市而言,無論對評比結果有何意見,都應找得出建設現代都市努力的方向,可參酌實行。
在評比結果榜上,曼谷和上海、南京、北京、武漢、廣州、德里、雅加達、吉隆坡並列在中段班。由於在倡導綠化都市前提下,有具體環境面向和據以評鑑的二十九項指標做基礎。執行評比的人士具歐洲專業背景,和亞洲地區的都市相對瓜葛牽連輕緩。所以對於活動過程的公平、公正,少有立場偏頗的可能,評比結果自有其可信度。以曼谷都會的條件,能和德里、上海等八大都市並列於中段,具見近年所做現代化設施,已受國際肯定。不過綠化都市的要求高,列為中級就是還有許多改進的空間,有待於政府和民間克盡全力,一同朝更上層樓的目標推進。
由亞洲綠色城市評比活動所開列的八大環境面向,可以大致看得出主辦機構對於現代都市所期待的基本條件。包括綠地、大眾運輸網路、人均垃圾量、人均用水量、自來水漏水率、衛生設施普及率、每日二氧化硫濃度、環保政策執行力等,每一面向都有合理標準和等級。也就是說,現代都市都應該合於規範,也就是達到環保的要求。本屆評比的榜首新加坡,因為有極佳的環保政策執行力而勝出,顯示了嘉勉決心把環保項目貫徹到底的意向。
在推動亞洲綠色城市評比前,世界銀行曾發表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缺乏廁所和其他適當的衛生設施,造成弱勢兒童和成人早死,每年付出的社會成本高達540億美金,還附帶骯髒雜亂的惡名。因相關原因造成類似損失,遭點名的東亞國家,還有越南、菲律賓、印尼、柬埔寨等。實際上,衛生保健條件差、髒亂、用水不足的環境,是疾病淵藪。結果是生產力喪失,死亡提早,社會基礎薄弱,時下已是常識問題。而都市評比列出的八大面向,將世銀報告內容重點包羅,精神相互呼應,隱然形成建設都市的南箴。
近年來,人口集中都市已蔚然成風,適量人口進入都市謀生,部分投身服務業,可擴大該相關行業基礎,而製造業所需人力資源,也可有了源頭。因此都市漸趨於拓展,已屬不可避免,但拓展都市若無目標,缺乏規劃,基礎設施又不能在適當期間完成或啟動。則各方面湧來的人口,會將原來都市擠爆,或隨意搭蓋簡陋住所棲身,使市郊貧民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樣的後果,整個都市建設變成凌亂不堪,和現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馳。所以選在經濟復甦卓然有表現的亞洲,舉辦綠色城市評比,彰顯綠色基礎建設項目,意義非同於尋常。
在亞洲地區,曼谷城市建設表現,從評比資料已得到了若干答案,量化數據容易看出優缺點,對於訂定將來發展政策和目標,是重要依據;而評鑑時採用的二十九項指標,勾勒現代都市的輪廓,且若干項目如能源使用的效率、人均綠地面積、交通運輸網路的建構、公共衛生設施的強化等,前段城市效果明顯,正是參酌的對象。曼谷城市建設,除了本身原有部分硬體,更該師法的是先進城市決策者的政策企圖心和執行力,打造永續經營的基礎,非此莫辦。目前的環境和泰國所擁實力,對躋位於先進城市,做亞洲示範,是很好機會,切莫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