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應該向亞洲展示軟實力
2011-03-05 11:23:0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日第十一次副部長級的戰略對話,在暌違二十個月之後,在東京舉行。過去的一年多,中日之間可謂風雲突變,衝突不停,嚴重之時,大有引發局部擦槍走火的危險。要不是北非中東茉莉花革命風起雲湧,石油危機迫在眉睫,吸引了全球的關注,這個地區的緊張局勢仍然會是世界關注的焦點。畢竟,中日這兩個國家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有著說不清、道不白的恩怨情仇。更重要的是,雖然順序剛剛易位,但中日兩國是世界經濟第二和第三大實體,這兩個國家的關係好壞,關係到區域的穩定,也關係到世界經濟的走向,此外,中日這兩個鄰國,經歷了全球最為複雜的雙邊關係,這種關係的走向,也會給世界其他國家帶來啟示。
當然,從時機上講,日本在這次戰略對話中並沒有占據優勢,這不但是因為經濟實力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日本政府的地位並不穩固,菅直人的支持率降到最底,民主黨內的分裂態勢也愈來愈明顯,這就讓菅直人政府的執政能力大打折扣,也讓北京並不著急與菅直人進入「蜜月狀態」。不過,北京也有軟肋,在北非中東一波又一波的茉莉花革命浪潮中,中國被波及的可能性也越來越高,所以亟須穩固外部的環境,來全力對付國內的社會矛盾與民眾不滿的情緒。中日雙方如何克服自己所短,發揮自己所長,在雙邊關係的修復和重組中,既能找到讓對方敬畏的優勢,同時也能找到互補互利的攜手契機。
日本在這一波的日中關係衝突中,一直將焦點放在釣魚台的領土糾葛,以及中國軍事力量崛起對日本的威脅上,認為這樣才能鼓動日本國內的民族主義熱情,以及喚起民眾奮起直追,奪回亞洲第一的寶座,並在國際上訴求日本在平衡中國崛起上的貢獻。其實,日本在登上戰後經濟奇蹟高峰,甚至具備「對美國說不」的實力之後,抓錯了向世界展示日本輝煌的焦點,他們以為,對過去的歷史加以翻案,就可以洗刷戰敗的恥辱,他們以為,對有爭議領土的執著,就可以奪回戰爭中失去的榮光,他們以為,把皇道再次捧上天,就可以重新凝聚日本國民的向心力。然而,這些錯誤的認知與努力,把日本帶向錯誤的方向,浪費了經濟奇蹟給日本崛起帶來的歷史良機,反而讓日本離亞洲更遠。
其實,從今天北非和中東的茉莉花革命,以及中國面臨的嚴重挑戰,就可以看到,聰明的日本人,並沒有真正看到和總結出他們在戰後的寶貴財產與經驗,那些軟實力比他們的經濟實力更重要,應該成為日本與中國競爭的籌碼。首先當然就是日本的民主制度,雖然日本的憲法是在美國占領軍的刺刀下形成,但是,這個制度卻成為日本在戰後各種內外困境中維持社會穩定的中流砥柱。試想一下,今天的日本如果像中東和中國,那在首相上台下台宛如走馬燈,政局如此不穩定的情況下,那就不曉得要發生多少次「櫻花革命」了。其次,戰後日本分配制度的合理,較少亞洲國家常見的貪污腐敗和巨大的貧富差距,形成藏富於民的良性積累,試想一下,在高壓統治下達三十年的埃及民眾,在高失業率和低經濟增長的情況下,也「揭竿而起」(非暴力)了,日本經濟低迷十多年,社會仍然十分穩定,這種情況在中國就無法想像;再次,日本市民社會成熟、社區成熟、社會文明和人民素質高,這也是亞洲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只要看看中國今天在提升國民素質上的艱苦努力,就可以知道。我們期待日本在與中國的交往中,能夠調整方向,這對日本有利,也對中國和亞洲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