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和巴林令美國兩頭難
2011-03-21 17:01:0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巴林政府為保住政權,不惜代價全力鎮壓示威群眾,造成多人死亡,數百人受傷,已引來盟邦美國的批評。據報導稱,巴林軍警16日用坦克與直升機,屠殺珍珠廣場的什葉派示威者,造成3名示威者和3名警察死亡。
示威者說,安全部隊阻擋傷者到醫院,並毆打一些試圖幫助街頭傷者的醫護人員。巴林屬什葉派的衛生部長巴哈拿隨後宣布辭職,12名什葉派法官也以警方「過度使用武力」為由辭職。
美國態度也大幅改變,先前表示可以理解巴林國王要求沙烏地阿拉伯派兵入巴林的用意,認為這並非「侵略」,如今言詞已改變。美國務卿希拉蕊16日說,波斯灣國家出兵巴林,不是解決之道。「我們希望巴林政府節制,善盡人道責任」。
事實上,發生茉莉花革命所引起的利比亞與巴林的反政府運動,美國的政策反應,已明顯地使用了「雙重標準」。對利比亞,美國是支持其人民推倒政府的。但在巴林,則贊成沙烏地阿拉伯派兵進入巴林,幫助巴林國王維持其政權。
美國向來以代表公正國家自居,反對獨裁腐敗政府,支持人民進行民主改革,但在這次的茉莉花革命中卻是亂了陣腳,政策出爾反爾,自相矛盾,自掌嘴巴,這到底為什麼呢?
因為美國從來就非常不喜歡利比亞狂人格達費,巴不得他快快下台。所以在利比亞,美國是支持其人民反政府的,但因為「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美國只在口頭上支持利比亞人民,一直遲遲沒有採取實際行動。雖然,英法聯合提出對利比亞設置禁飛區的提案已在安理會通過,而美國的航母艦群也已開到地中海,但美國仍不敢在軍事上輕舉妄動,唯恐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那樣,誤陷戰爭泥沼,拔不出腳來。
對巴林,美國特別感到緊張,因為美國的第三艦隊基地就設在巴林境內,巴林萬一政權落入反美政權手裡,將嚴重影響美軍在中東地區的整個布局。這次巴林出事,沙烏地阿拉伯立即出兵幫助巴林政府安定局面,固然因為巴林王室和沙烏地阿拉伯王室都屬遜尼派,共同有抵禦什葉派奪權立場,很可能也由於美國暗中鼓動,支持沙烏地阿拉伯出兵的。
唯一作為什葉派掌權的國家伊朗已發出聲音,其外交部發言人聲稱,沙烏地阿拉伯武裝部隊進駐巴林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利比亞方面,格達費大舉掃盪反抗軍,已驅退了石油重鎮拉斯拉努夫的反抗軍,並收復接近首都的札維亞市,目前正在攻打利比亞第三大城米斯拉塔,可謂節節勝利。而聯合國的禁飛令或禁駛令則未見啟動,美軍雖已成千上萬在地中海戰艦上,也未見有什麼動靜。
在這種局面下,美國總統歐巴馬,現在真的不知何去何從了。茉莉花革命之後的阿拉伯國家情勢,其實是一場什葉派與遜尼派的宗教戰爭,美國大可以置身事外。但在黑白、是非的選擇上,美國作為一個支持民主、維護正義的國家,它不應該贊成沙烏地阿拉伯派兵去巴林幫助政府鎮壓要求自由、民主的人民,更應該派兵去援助那群被格達費驅向水火的反政府軍隊。
但歐巴馬最後將會什麼也沒有做,因為目前令他頭痛的事情太多。他既要爭取國會通過明年的預算案,又要儘快啟動明年就要舉行的總統大選,真是忙到不得了!最好茉莉花引起的北非、中東阿拉伯國家大亂到此為止,不再擴展下去,讓歐巴馬可以坐下喘喘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