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保護地球環境還要更加努力

2011-04-23 22:48:1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國際民間熱心人士發起的「世界地球日」,從1970年到現在,已經屆滿41年。這個強調由民眾主動關心地球生態和環境保護的節日,先後已有約140國家表達願意參與活動。年年的4月22日前後,世界各地都有宣示和督促政府確實執行環保政策、使工作落實。有心人透過座談會、遊行、文化表演、清潔環境、要求立法等方式。把愛護人類僅有一片天地的觀念,盡全力加以推廣,使後代族裔得賴以永續存活。但是地球村並沒有因而得到適切呵護,在一片天災人禍肆虐的環境中,每個人都該承認努力的程度不夠,可改善的空間變得愈來愈大了。
 
回顧往事,40年來人謀不臧,催化了環境快速衰退,以往的風調雨順已經變成一種懷念。而且人類如果不滿意今年的天候,那麼明年有可能會更壞。盈耳是南極冰山解體、北極熊的棲息地漸趨消失、喜馬拉雅山的陳雪超量融化。這些現象意味著地球這個家庭的「冰箱」,已逐步喪失平衡氣溫的功能。而經濟發展的結果,能源過度使用,傳統生產能源的方式,並非對空氣造成汙染、擴大溫室效應。就是可能造成放射性災源,更遑論部分能源正在枯竭中,消失的森林,則是影響「生態」的最大原因,盜伐濫墾破壞了涵養水分最有效的工具。沒有了森林,天候會失調,也會釀成土石流和莽原沙化。原本生活在林中的物種因無處棲息而漸趨滅絕,使整個食物鏈、藥物鏈秩序紊亂。熱心人士為維護地球而奔走呼號,答案是如此這般不堪,改善的步伐極端紊亂,幾令人有不知所措的感覺。
 
包括聯合國在內,各方具公信力的公私機構,歲末年初先後發布的檢討報告,幾不約而同表示,2010年是現代歷史上天災人禍最嚴重的一年,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無法數計。相關報告引經據典,並有草根調查為憑,不容置疑。但若認為時間解決了問題,「明天會更好」,至少時下只能算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為日本東北發生芮氏規模9.0超強地震,引發九層樓高大海嘯,毀損了日本第一核電廠大部分機組,使輻射外洩,造成空前複合式災禍。各方面的損失、核汙染的嚴重貽患,不知道何時才算得清。於是2011年註定將成為天災人禍史上突出的里程碑,預計陸續出現的天災,還有使人驚悚的紀錄,將超越史上最嚴重的2010年。給為世界地球日活動付出過心力的人士,帶來極大震撼,卻也奈何不得。
 
21世紀第二個10年才告開始,困厄發生後,防護地球環境的努力,當然不能就停了下來。正好聯合國於1992年在拉丁美洲巴西里約召開的「地球高階層會」,將於屆滿20年時,在里約再舉行一次盛大集會,為地球議題做深入的檢討。主辦機構對於這項以地球為主議題的高階層會,能夠如此做盡心盡力的安排,固可佩慰。但當年逾100位國家領導人接納「里約宣言」,信誓旦旦,保證對環境、經濟、社會等相關問題,採取具體行動,務求使其維持理性平衡。不過20年後不僅環境沒有得到維護,且因事機受貽誤,失去適時改善的機會。關鍵性的環境問題,諸如地球暖化、水資源嚴重缺乏、生物多樣性受損、雨林遭盜伐等,都陷入沉痾難起的地步。和民間世界地球日活動相對應的公權力機構,縱然還在致力維護地球,但失卻良機,要挽回就非常困難了。
 
面對一年比一年衰敗的地球,由民間發動的地球日活動,竟然能以可觀的規模維持逾40年,而且還會繼續下去。具見國際上殷盼地球能永續生存的熱心人士,仍大不乏其人。不過維護地球該有公法約束、對故違者也要做懲處,這都不是鬆散的民間團體所能辦到的。歷來國際組織為維護地球生存,會議不斷,高層的協議、宣言迭告出現。一度備受廣泛重視的「京都議定書」,迂迴曲折,攘擾了許久,到議定書期限將屆,仍未順利執行,遑論有何成果。地球的前途,真不知如何是好,人類要維護生存天地,還得更加努力。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