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錯過實質推動以巴和談的歷史機遇

2011-05-12 11:58:3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凱達組織頭目賓拉丹被美國海豹突擊隊擊斃之後,賓拉丹成為國際輿論的熱門話題,甚至成為新電子遊戲的主角。而他生前正在策畫的恐怖攻擊內容,以及生前最後一個錄音講話,也曝光問世。在這個最後的錄音講話中,賓拉丹直接向美國總統歐巴馬喊話,涉及了他為何要進行恐怖攻擊的最核心問題,「在我們能夠於巴勒斯坦安全生活之前,美國別夢想有安全。你生活於平靜中,我們在加薩的兄弟卻沒有安穩生活可言,這很不公平。」當然,這個錄音之後,賓拉丹已經無法再繼續攻擊「給以色列撐腰」的美國,而歐巴馬則親自下令中情局,「格殺」了賓拉丹。
 
賓拉丹是911恐怖主義攻擊的元兇,他策畫的暴力攻擊,殺害了成百上千的無辜民眾,可謂死有餘辜。但我們不能因人廢言,賓拉丹提出的巴勒斯坦問題,確實是產生像凱達組織這樣恐怖主義的溫床,如果美國不下大力氣,促使以色列推動以巴和談的和平進程,最終建立巴勒斯坦獨立國家,與以色列安全共存,中東的恐怖主義恐怕難以有結束的日子,美國也自然難有寧日。
 
事實上,在全球關注賓拉丹,關注阿富汗,關注巴基斯坦,關注伊拉克的時候,中東問題的一個重要源頭,即巴勒斯坦問題,確實有被忽視的傾向。過去一段時間,巴勒斯坦因為內部的傾軋分裂,所以讓以巴糾紛有了一些喘氣的機會。如今,最為棘手的巴解組織和激進哈瑪斯經過調解談判,已經就組織聯合政府一事達成了協定,換言之,巴勒斯坦內部的分裂解決後,球又到了以色列人的手中。然而,以色列的表態並不是很樂觀,他們認為,以巴和談如果加進了哈瑪斯,就沒有前途。
 
從歷史的過程來說,哈瑪斯確實是以巴和談進程的攔路虎,它與色列內部的極右翼勢力一樣,每當以巴中間勢力在和平談判上往前走一步的時候,哈瑪斯與以色列右翼就從左右夾擊,把好事給「攪了」,從奧斯陸協議到新的大衛營會談,莫不如此。如今,巴解和哈瑪斯團結了,本來應該是往前進步的積極因素,但以色列卻在沒有做任何嘗試前,就把人拒之門外,這哪裡是一種要和平進行下去的姿態?賓拉丹被殺,並不表明凱達組織的崩潰,更不表明巴勒斯坦問題的迎刃而解,相反,是把很長一段時間被忽視的以巴和平再度推到台前,處理得好,就可以一舉把恐怖主義的威脅降低,把產生恐怖主義的溫床剷除一些;處理得不好,就會給受到沉重打擊的凱達組織「新的刺激」,給中東恐怖主義製造更大的溫床。更為嚴重的是,在北非、中東茉莉花革命浪潮帶來這個區域新的變化和權力重組之際,如果以巴和平路線圖得以實現,將會給這種重組帶來柔性與和平的因素,反之,就會帶來負面的影響,革命之後將會是更為強硬的伊斯蘭政權,更為強硬的對以色列政策。要知道,到了那個時候,已經沒有第二個埃及的「穆巴拉克」來給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作調停。
 
誰都知道,這個世界,以色列只買美國的帳。哈瑪斯確實給美國很多難堪、很多挑戰,但哈瑪斯就是在巴勒斯坦過往的歷史辛酸中產生的激進勢力,要緩解哈瑪斯的「激進成分」,就必須改變巴勒斯坦「土壤的結構」,而和平與獨立建國,是最好的改造藥方。既然以色列的右翼尚停留在歷史的陰影當中,沒有看到這個世界的變動,那美國應該站在一個歷史的制高點上,來推動以巴和談朝富有成效的方向發展,並結出豐碩的果實。這樣,就能把擊斃賓拉丹的成果擴大化,不但彰顯賓拉丹的凱達恐怖主義行為沒有任何的正義之處,同時也剷除了產生新的「賓拉丹」的肥沃土壤。說到底,歷史的機遇是瞬間即逝的,錯過了,那就要再等10年,或許更為長久,而代價則是血腥的。
 
关键词:不要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