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廢核政策坐言起行值得讚賞
2011-06-03 10:34:4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德國政府宣布將逐步關閉現有核電廠,至2022年全部關閉。此種對可能危害地球安全的核子能源,坐言起行予以廢棄的做法,值得讚賞!
德國總理梅克爾去年才決定,將全部核子能源反應爐使用年限平均延長12年,至2036年為止。如今政策大轉變,等於重拾德國前社民黨與綠黨聯合政府10年前制訂的棄核時間表。
日本福島地震發生核電廠災害後,德國立即出現反核示威,多數德國人也反對延長核電廠的使用年限。共組聯合政府的基民黨與自由民主黨經過漏夜協商後,敲定這項政策。
德國決定分階段放棄目前占全國總發電量22%的核電,意味著必須設法透過其他來源,來彌補廢核產生的電力缺口。德國環境部長洛特根說,德國絕無電力供應不足問題。德國政府表示,德國將逐步提高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同時增加能源研究的投資。
所謂再生能源,指的是利用水力、風力、太陽能等發電。以歐盟為例,目前歐盟的再生能源僅占總發電量的19%,天然氣則占23%,遠低於核能的28%。如何調整各能源占發電量的比重,在日本核災和德國決定廢核之前,就已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引起激辯。
成本是另一個優先考量。成本對歐洲消費者與產業,以及歐盟環境目標至關重要。歐盟的目標是在2050年之前讓碳排放量銳減80%到95%,也要承諾在2020年前把再生能源占總能源需求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但再生能源,取之不易。據有關人士估計,每新增1000百萬瓦離岸風力發電量,德國得花30億歐元(43億美元),而一座發電量相同的天然氣發電廠則只要價8億歐元。所以,再生能源是否能提高效率,短期內是一個富挑戰性問題。
專家認為,即使出現再生能源榮景,還不能斷絕對天然氣的需求,因為遇到沒有吹風或沒有太陽的情況時,都需要備用燃料,天然氣在這種情況下正好派上用場。
隨著德國宣布廢核之後,瑞士政府也決定,最遲在2034年前逐步關閉瑞士境內所有核電廠,並擱置建核廠計畫。瑞士內閣上周建議停用五座反應爐。義大利政府也擱置重啟核電計畫;義大利在1987年已公投決議禁核,近期有重啟之意,現因日本核電出問題,大勢所趨,也打消重啟核電之議。歐洲若不用核電,就必須用再生能源發電,但又不能保證風力與太陽光常有,天然氣的需求就變成必不可免的了。
歐洲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但俄羅斯的天然氣在歐洲是獨家生意,取價很高,一直是歐洲國家嘖嘖有詞的焦點,現在柏林當局下定決心之後,歐洲各國乃能聯合集資敷設天然氣管,從阿塞拜然引入比較廉價的天然氣,降低歐洲對俄羅斯的依賴。
總之,為了延續地球的生存,必須廢核。為了廢核之後必定影響工業生產,不能不從其他能源取得電力,必須想種種辦法,那怕是想破頭腦,也不能改變廢棄核電的決定。
德國在科技方面,一向是世界的領頭羊,要不是希特勒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發了瘋,想以武力統治整個世界,弄得德國以至整個歐洲昏天暗地,許多科學頂尖人物如愛因斯坦等都跑到美國,說不定德國就先研發出原子彈,那歷史就要改寫了。
但德國人仍是優秀的,他們戰後即刻與納粹思想一刀兩斷,而東西德統一後迅速復興,如今的總理梅克爾能夠斬釘截鐵宣布廢棄核電,證明德國人仍是有遠見、有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