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農:泰宜調節國際貿易結構

2011-06-06 10:44:2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前財政部長塔農表示,泰國應該調節國際貿易結構,適應國際貿易及金融市場變化,特別是出口結構,應該注重亞洲市場。
 
塔農說,從全球經濟變化趨勢看,未來亞洲將成為泰國主要市場,中國、印度及東盟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同時未來成立東盟經濟共同體(AEC),上述因素促使泰國必須注重亞洲鄰國市場,應尋找出口渠道增加商品附加值,取代勞動密集型生產的出口模式。
 
新政府應該修訂稅收結構,如個人所得稅、法人所得稅應該在5年內下調,目前泰國平均稅率為30-37%,而新加坡、香港都在逐步下調稅收以吸引投資。在泰國,生產者銷售利潤只有產品價格的10-20%,而新加坡通過終端稅收吸引貿易及投資,保證銷售利潤收入達70-80%。因此調節稅收是提高國家競爭力、吸引投資的手段之一。
 
塔農還說,大部分政黨為拉票提出的政策,不會為國家帶來穩健發展,如提高勞工工資,會導致物價提高,政黨應考慮如何提高產量、以及調整長期經濟結構等。
 
商業部常務次長然榮表示,修訂貿易戰略政策,未來2年內將會列分市場等級,希望發展成為東盟地區貿易中心,增加產品出口附加值,注重農產品市場,確保泰國優勢。
 
中小型企業促進委員會負責人余提紗表示,大選期間,使得中小型企業從中受惠,提高收入,尤其是外府的印刷及戶外廣告牌業者,但預計僅為短期現象。
 
余提紗指出,雖然大選能為中小型企業帶來利益,但是大選期間各政黨標榜的提薪政策,讓業者十分擔憂。一旦提高最低薪資的政策通過審議,預計將有30%的業者不堪人事成本的重負,紛紛倒閉。同時,利率上升僅衝擊到50萬家中小型業者,對餘下140萬家業者的影響不大。因為大多數中小企業者以向親戚朋友借錢、體系外貸款為主。
 
商業部助理阿隆功表示,今年5月份,共有4,862位業者申請新法人登記,註冊資本695億1,200萬銖。取消註冊的法人共有68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73家,上揚66%;與上個月相比,也提高173家,升幅34%。累積今年首5個月,新法人登記量比去年同期增加5,267家,漲幅25%;取消註冊的法人比去年同期增高536家,漲幅21%。
 
阿隆功補充道,從統計數字可看出,法人註冊的趨勢並不樂觀,雖然新法人登記量提升,但取消註冊的法人也大幅增長。主因來至無法預測國內政局的發展,恐對經濟造成影響;通膨率不斷上漲;國際油價持續高漲;以及國際經濟沒有完全復甦。
 
此外,商業促進廳計畫對企業進行培訓,尤其重點針對中小企業,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及為業者提供低利率信貸的機會。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