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槤成熟時」帶來的新訊息
2011-06-27 11:36:0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曼谷東南250公里的尖竹汶府水果中心市場,現當紅毛丹、荔枝、芒果等熱帶果品季節。到處散布著濃郁的香味,尤其是榴槤成熟時,更把氣氛湧上最高潮。在泰國居民心目中,榴槤占水果的頂級地位,榴槤為大家最所期待的水果。不僅有無可取代的奇香和入,能令人鼓舞的韻味,使人時所留連,總以能常擁左右為快事。今年榴槤入市,質量均佳,價值不菲,在果農果販心目中,既嗅及稔熟奇香,也不啻聞到陣陣的鈔票味道,喜從心來。不過,今年的榴槤季節,也為相關各方帶來新的訊息,值得留意。
今年5月下旬,吉隆坡外電就曾盛傳馬來西亞生產的榴槤,將在產季期間,也就是7月以後輸往中國水果市場。將馬來風味的榴槤介紹給購買力可觀的當地居民,爭取青睞。原本南洋環境適於榴槤生產,除了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柬埔寨、汶萊、越南等地,也都有出產。不過論品質、產量、聲譽,都遠不及泰國榴槤,國際間甚至除泰國外,尚不知他國能生產榴槤者。於今馬來西亞做了開拓中國市場的準備,等於泰方經營逾30年的國際區塊,遇到了新的挑戰者,是件值得注意的事情。
據聯合國的統計數字,泰國2010年輸往中國水果市場的榴槤,約當12萬5000公噸,概值近7000萬美金,是泰國出口到全世界總量的60%左右。以單項水果產品而言,上述數字是相當可觀,代表多年努力頗具成果。今年新加入的挑戰者,預計7到9月旺季期間出貨到中國,計畫細節尚未公開。據大馬農業機構表示,該國榴槤產量約30萬公噸,以往多用作內需。初步規劃出口的是冷凍鮮榴槤,分為帶子與無子兩種。中國的水果市場是不是能接納大馬種的榴槤,自然還待觀察,無論如何這是得於開放市場的嘉惠。
泰國經營歷有年所的國際榴槤市場出現新的競爭者,原是預料中的事。世界經濟從「全球化」退潮到「區域化」漲潮,已為發展趨勢勾勒出方向。以東亞、東南亞地區而言,東盟轉型為仿歐盟式,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建立,就是區域經濟整合的典型。區域內按自由貿易思維作業,取銷關稅壁壘、排除保護主義。從早收清單、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至投資協定。果能按規定辦事,就不難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使經貿逆勢成長的表現,備為各方所側目。東盟10+1自貿區是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貿區,縱深腹地廣大,水果市場容量可觀。泰國榴槤在中國找到立足點,其他國家的榴槤自然也可以有生存發展餘地。問題是產品的質量和經營方式,是否有充分準備和適應力,從競爭中得到進步和成果。
今年榴槤成熟時帶來的訊息,該是泰國榴槤產業在新挑戰下,面臨到一個全面整合發展的最佳機會。若論國際市場情勢,泰國榴槤經營已有相當時間,經驗豐富,基礎穩固,新的對手來追趕,顯然得費一番工夫。加上榴槤產品本身的質量都屬第一流,有果皮保護的榴槤,定會比依賴冷凍輸出者更易受歡迎。所以在市場競爭方面,泰國還居於相當優勢的地位。外界所關切的,還是現代化體系的建立,以良好條件,推升泰國榴槤到產業頂端。
企業界有所謂「保持現狀就是落伍」的箴言,相信多年來為開拓內外市場而克盡心力的榴槤產業界人士,尤其有更深體會。榴槤是具有特殊格調的土特產,在國際市場上運作空間相當寬廣,新的競爭對手出現,無疑是調動積極性,擴大市場占有率的突破性階段。如果運用得當,奇珍異果如榴槤,堪與時下尚風行的咖啡相仿彿。路途雖遙遠坎坷,一旦立定腳跟,就能邁出另一步。希望與榴槤產業相關的每一個人,都立下攀登高峰的大志,在工作崗位上不斷求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