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毒雖有難度,朝野義無反顧

2011-06-29 11:49:5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聯合國制定的「世界反毒日」來臨,年年6月25日前後,國際上大致都會有相關的應景活動出現,以強調全世界致力於反毒運動、壓制毒品的供應與需求,未曾稍懈。但因各地吸毒狂潮,都和人類「精神文明」有吊詭的密切關係。往往是瓜葛牽連、錯綜複雜,若從健康、醫藥、走私、司法、毒品種植、防堵洗錢、國際合作等各方面來反毒。縱使每一項作業過程千辛萬苦,還不見得能收宏效,其實也只能說是推動反毒治標工作而已。反毒的根本工作,似乎無從觸及,或甚至徒勞無功。因此,有心人對反毒奔走呼號,各類媒體也有表示正義感的時候,但反毒工作能收到多大效果,卻只能從「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上找寬慰了。
 
今年世界反毒日前夕,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瓜地馬拉市舉行的美洲地區12國會議上,宣布了今年反毒基金較去年調升10%達到3億美金,與會美洲國家將利用這筆得來不易的款項,遏阻毒品既得利益集團擴張活動,危及整個區域的安定。希拉蕊並語重心長說,統計數字顯示,因涉毒造成的謀殺案比率,已超越了內戰水準。無謂犧牲太大,付出的社會成本太高,各國務必得找出妥善策略,防杜毒品所造成的不同威脅再成長。形勢逼人,反毒陣線非擴張不可。
 
毒品近年在美洲地區氾濫情勢,可以說是毒物發展的典型,也就是所謂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問題的源頭在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居於世界盟主地位,國富民強,不旋踵便成為各方毒販覬覦的對象。加以管理相對寬鬆,政策並不明確,所以防毒行動雖然早已開始,毒品的發展卻一貫我行我素。以往美國在國際上對販毒問題明顯的14國家曾特別加以防範、查緝,但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使問題變得複雜和嚴重,連美國後院的美洲區域都失去了控制,顧此失彼。以至今年在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往年合作反毒的國家外,中美洲5國、拉丁美洲若干國家都加入反毒陣營。不過當地貪汙、貧窮、執法者的素質,卻令人難抱反毒成功的希望。
 
國際反毒活動之困難重重,和毒品集團組織縝密、反應靈活、高效傳播等方面的表現,可以得到答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歸納當今流行於世、足以危害人類的重要毒品有六大類:鴉片、古柯鹼、大麻、安非他命、迷幻藥、巴比妥等。其產地分佈大致各有區位,如古柯鹼產於拉美、鴉片在亞洲種植、大麻以美國為主。但屬於化學合成物類毒品,如安非他命的生產,就流傳分佈廣泛。近年因原料、技術頗多改進,已到了防不勝防的地步。今年5月上旬,澳洲警方分在雪梨、伯斯緝獲527磅重安毒,屬4人偷販,是澳洲有史以來最大宗走私案,市值達5400萬美金。這是販毒集團靈活調配不同屬性毒品、試探港口關防程度的旁證,反毒不易由此可見。
 
現代科學文明,對於毒品安全流通,也提供了有效助力,給緝毒人員帶來相當嚴重的考驗。歐洲方面早在2008年就已發現,憑信用卡號碼,租咖啡廳的網站 ,就可迅速安全收到想得到的毒品,何其利便。國際刑警組織幹員在「反毒世界論壇」上,透露網站使毒品交易直線上升的管道,各方大為驚奇,卻又有難於防範之苦。
 
對於區域性毒品發展的過程和走向,泰國社會並不陌生,尤其當「金三角」聲名遠播時期,各方對泰國往往持有異樣眼光。近年環境改變,始漸恢復絕大多數居民的正當地位,可見國家社會聲名受毒品玷汙的可怕。掃除毒品危害,雖有一定難度,但政府和民間應義無反顧,秉持盡其在我的精神,把毒害降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