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糧農業進入現代化的機會
2011-07-13 10:22:2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於7日對全球糧價指數,做了驚人提升的宣告,以反映食糖價格和美國最新資料。該組織在一項聲明中說,這項按月依規制價格調編的指數,6月份較前所預估數上修,和去年同比晉高39%,相當可觀。自從2007-8年金元禿鷹炒油炒糧,把世界油糧價格一度搞到失控,造成若干地方社會極端動盪以來,國際社會對糧價升沉起伏, 一直有敏銳的感覺,卻又非常無可奈何。唯能期盼糧價指數具足夠影響力量,激起相關各方面注意,把「民以食為天」視為不可旁貸的責任。適時將近70億人口的食糧供需做好調節,使天下蒼生有不虞匱乏的生活。
以當前世界環境,普羅大眾日常賴以維生的糧食能供需均衡,在相當長期間還只是虛擬的樂觀調子。就在上個月,糧農組織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才聯合發布一項報告,在名為「2011年到2020年農業展望」的報告中,預測未來10年世界糧價將繼續高位運行,且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也將持續,其中穀物價格將有可能再漲20%。這不是徒亂人意的說法,據預測未來10年,全世界農業產出年均增長率,將從前10年的2.6%降到1.7%。產出量若降,供應的穀類少了,再漲20%是供需的問題。且不僅於此,相關的肉類價,也將上漲30%。權責機構對農業的10年展望既然定調,按月依規制調編的糧價指數,恐難跳脫漲字範圍,大家都該有心理準備。
農業產出年均增長率下降,形成糧價波動的主要原因,幾是一種常識,應不足為奇。但未來10年衝擊糧價的因素,還有氣候異變的不可捉摸、能源價格失控都將推高生產成本。尤其令人忐忑不安的,是金元禿鷹所掌握的大把熱錢和炒作市場的精準經驗。這一小撮人依據相關預估報告,對能炒的所有物資,無所不炒。國際糧價從來就是他們不曾或忘的操縱項目,世界上時下吃不飽的人口已逾10億,天災人禍影響農業產出率趨減,是他們的大利多。國際相關組織總動員,以抑制農產品價格波動為當今首要議題,卻是他們「趨吉避凶」的指南。到議題博訪周諮、反覆辯難,做出具體方案,禿鷹們早已有了從何下手的至計。這股力量的存在,和天災人禍影響糧食供需相彷彿,是人類社會安定的剋星。
國際上籌謀對策解決糧食問題的努力,當然不會因為橫逆險阻的存在而稍怠忽。糧農組織和經合發展組織當局,在發表展望報告的同時,已然大聲疾呼,祈求世界各國政府面對危機,要加強政策協調、消除貿易壁壘、加大農業投入、努力提高糧食產量、共同應對挑戰。這番呼籲,看起來像是老生常談,但是除此之外,似乎可供選擇的項目又別無其他。全世界吃不飽肚子的人口,從前年6月正式宣布逾10億後,仍舊年年增加。面對這般失衡現象,在得到全盤解決辦法之前,唯有盡其在我,能做多少算多少。
在糧農業領域,尤其是穀類生產和銷售方面,泰國佔有重要地位。稻米生產和供應國內外軍糈民食,向居第一,是以米糧為主食的大部分人口所依賴的重要國家之一。因此對於近年糧農業的處境,相信一貫寄予密切注意,對國際專業組織所發布的調研報告、糧價指數等文獻,反應也不盡相同。從危機就是轉機的理則切入,泰國的糧農事業正面臨進入現代化的最佳時機。如果政府的決策、糧貿市場的部署、農民生產的改善等,能夠在全面整合、調度下發展。假以時日,稻米產業必能使人耳目一新,對紓緩國際糧價,也會有更上層樓的貢獻,可做國際糧農業改善的示範。近年來,輿論對相關狀況,從未放棄過建言,也一直強調盡其在我的觀念。今後國內外糧市還難免於起伏,泰國的稻米產銷條件優良,若錯過了改善時機,可能會後悔莫及。
关键词:糧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