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七上八下」看「拐點」
2011-07-24 12:50:2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每年有兩個時段不大好過,一個叫「春夏之交」,一個是「七上八下」。「春夏之交」,大家都知道是從四五清明節到六四事件紀念日這段時,不好過主要是政治緊張,層層維穩。而「七上八下」指7月上旬到8月下旬,這段時間主要是一年一度的汛期,洪澇之災年年此時發生,同時經濟踏入下半年,傳統上進變局,所以這段時間是中國的忐忑之期。
今年中國的「七上八下」之期,焦點不在洪澇之災上,那是因為自然災害頻仍,周期也完全打亂,從入冬以來到現在的苦夏,大旱災、大澇情都已見過,再來洪水也驚不到哪裡去了。各方最關心的,反而是經濟,在這「七上八下」之期,會有怎樣的變局,又會否出現預期的拐點。
依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中國經濟走勢出現一個特別的景象,那就是經濟成長是快是慢,是冷是熱,罕見的說不清楚。按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經濟上半年保持著平穩較快成長,但經濟逐季下滑。所以當局雖沒高調提出「保增長」之類的方針,但各項政策分析,卻暗含著穩增長的意思。
而在國家統計局數據之外,目前傳出的說法,是地方經濟成長的數字,肯定再一次超過國家統計局的數字,大部分省區GDP增長都超過10%,有的地方已透出增速在14%以上。而按電力部門數據,用電需求已在大增,局部地區出「電荒」。以之而論,中國經濟又大熱。
中國經濟的另一景象,是對通脹走勢判斷不一。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以白紙黑字發表在外國報紙的定論,是中國通脹可控甚至受控,但壓通脹仍是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通脹壓力數據是三年來新高,有經濟學家預測通脹數字還可能走高,有官員則判定很快將現「拐點」,也就是通貨膨脹趨緩,不再成為經濟的重大威脅。
再一個景象是樓市,按國家統計局新公布的數據,6月70個大中城市樓價,只有三個是同比下降,44個城市環比上漲,這不僅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白費了數年力氣,還意味房地產市場官民之鬥,可能白熱化。
就在統計數據出台之前,國務院又拿出一房地產調控文件,叫「新五條」或「新國五條」,試圖以限購令擴大範圍、保障房大舉建設,壓低樓價。據此,有人認為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重大的萎縮,不排除泡沫吹破。也有人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不可能出現重大調整,樓價暴跌不了,也大漲不了。
故此,在經濟成長、通脹威脅、房地產調控這中國經濟三大熱點上,由對通脹和樓價的判定就莫衷一是,加上微觀經濟中是否出現困局,也是眾說紛紜,自然會影響到對整體經濟成長的判定。經濟數據與政策分析相矛盾,官方意見與市場判斷相左,出現一個奇特的狀態,真有點像傳統諺語說的,「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
由此,中國經濟前景走勢,就集中到一個「拐點」之爭。有預測認定中國經濟將再現「拐點」,但主要是由經濟平穩高增長,「拐」向再度下滑;也有判斷相信中國經濟不會滑落,有特別強大支撐,不可能「拐」出名堂來。
對中國經濟階段性走勢,分析預測出現兩極化,甚至連國務院智囊機構上呈的報告,也認定目前壓力仍大,矛盾突出,宏調政策的目標不會很快實現。
其實中國經濟現階段之特別中的特別,是出現宏觀和微觀的對立現象。一方面是宏觀數據與微觀數據的對立,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的是保持著較穩定和快速增長,但微觀數據反映的是行業和產業紛紛困難。一方面是宏觀政策與微觀現實相左,大型國有企業都帶頭叫困難,中小企業更紛紛開始收縮業務,有預測下半年將現中小企倒閉潮。
中國經濟決策層,是否瞭解這「拐點」之爭,又是否知道宏觀調控理想與現實的相左呢?相信還是知道,但溫家寶可能跟大家一樣,在此「七上八下」之期,心情有些忐忑。大家可以期盼的,也就是在「七上八下」期固守之後,出現拐點的該是宏觀調控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