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生產指數上季年比下跌2.7%
2011-07-29 20:38:2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工業經濟辦事處主任阿披威透露,今年第2季工業生產指數年比降低2.7%。雖然該指數從2009年底開始恢復增長,但由於日本海嘯等負面因素的影響,使得指數已經持續下滑2個季度。
辦事處報告,今年第2季的整體工業產能利用率為58.9%。負面影響主要為缺少汽車零配件,衝擊產能利用率下降。不過,今年6月的工業生產指數提高至200.64點,增幅3.32%,為近18個月以來第3個月出現指數超過200點的情況,反映出工業部門的生產呈良好增長訊號。
上季工業品(不包括金條)出口年比同期成長18.3%。主要增長的出口產品為電器和電子產品,前者成長15.9%,後者提高6.9%。累積今年首6個月,整體工業品出口(不包括金條)走高20.4%。
阿披威補充道,工業經濟辦事處重新調整工業經濟成長目標,分別將工業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率,從原目標的5.5-6.5%,下調至3.5-4.5%;工業生產指數從原預估增長6-8%,增幅下修至2-3%。原因是市場存在多個負面因素,尤其是通膨率趨向不斷上升。雖然政府延長調控物價水平的政策,能延緩通膨率的增長速度,但是新政府提出上調最低薪資的政策、以及未來的財政預算案都將刺激通膨率快速上漲。
此外,導致業者生產成本的因素主要為新政府的提薪政策、趨升的通膨率、以及從本月19日起工業用液化石油氣(LPG)上調價格每公升3銖。
官方上調LPG價格的政策對部分工業造成嚴重影響,特別是陶瓷及玻璃業,因為LPG為工業的主要燃料。業內消息指出,受到LPG漲價的衝擊,導致生產成本高漲,擔心會導致陶瓷及玻璃業出現裁員潮及倒閉潮。為此,業內人士呼籲新政府盡快開始執政,使新總理擔任能源委員會主席的職位,以修改LPG漲價措施的內容,給予業者3年的適應期進行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