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北部灣次區域經濟合作新展望
2011-08-29 10:13:5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第6屆年會,日前已在廣西南寧圓滿落幕。這項由環南海國家組成的民間論壇,自2006年啟動運作迄今,內容逐屆充實,成員間默契不斷增進,使原為東盟與中國自由貿易區下的配套組織,隨著區域經濟整合成果彰顯,次區域經濟合作構想日趨成熟,而地位變得更重要。泛北部灣論壇升格為東盟─中國合作架構下官方組織的呼聲,已受到高度重視和積極支持。衹待相關程序完成,常態性官方機制建全建立,泛北論壇勢必會在協調合作方面,發揮特殊功能。將東盟─中國經濟合作,發展到更加健全階段,這項新的趨勢,應該為各方所了解與支持。
東盟─中國(10+1)自由貿易區從10年建成正式運作後,各方面表現既符合了雙方利益,也為亞洲經濟、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這樣的基礎上,10+1早在2006年所規劃的「泛北部灣次區域經濟合作協定」、相關的論壇、智庫、專案研究等,便有了可為外界廣泛接受的正當性,其所秉持以合作發展為主題的理念,1年比1年更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視。於是泛北論壇之為東盟─中國合作搭建橋樑的地位,乃漸告確立。
在先後6年時間裡,泛北部灣次區域經濟合作協定、或稱之為「泛北論壇」,由虛到實,宏觀到具體,默默耕耘,一貫為「共建中國─東盟新增長極」的宗旨服務,促使其成為橋樑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不過由於近年來國際間自由貿易組織發展進程太快,全球化、區域化經濟屬性的內容又太複雜,所以非一般平常難有機會接觸到相關問題的人士能了解。從東盟10+1自貿區建成到泛北部灣次區域經濟合作的推展,不僅組織重疊性高,內容區隔也不容易,但是這是亞洲區域經濟整合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會發生重要影響,有必要加以了解。
以環南海國家的中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汶萊、泰國、柬埔寨等9國組成的泛北部灣次區域,幾涵蓋了東盟10+1自貿區的所有經濟體。其合作的特色,在加強南海海域內逾100個港口的物流合作、發展臨海工業、聯合開發海上資源、加速臨海城市的發展、推動「南星經濟走廊」建設、建立跨境經濟合作領域等。將來納入東盟10+1自貿區內,前述各合作項目逐步完成後,泛北部灣不僅是東盟自貿區的重要門戶、藉此也發展成「太平洋西岸最有活力經濟增長帶」。中國官方一再強調使之成為「東盟─中國合作新的增長極」,原因在此,其高瞻遠矚的規劃立案,殊非泛泛。國際有心人對於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案為之側目,理由也在此。
第6屆泛北論壇開幕,與會各方發表宣言,一致支持將「泛北部灣經濟合作進行可行性研究報告」,提送今年11月的東盟─中國領袖高階層會。一旦通過,泛北論壇可從民間性質升格成為官方組織的論壇。其作為必有進一步表現,功能會得到具體發揮,達到區域內各方的期許。除了閉幕宣言,泛北論壇還簽署13項金融協議和1項金融合作備忘錄等協定。並呼籲在歐美債信評級下調、危及美元國際貨幣地位下,應加大泛北金融合作,積極進入人民幣跨境貿易結構,表現出一個民間經濟論壇的不凡聲勢。
東盟─中國自貿區建成運作,使雙方在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化、貿易快速增長、投資日益活躍、人員往來愈頻繁,實現了持續、健康、快樂的發展。而中方宣布,2010年,亦即10+1自貿區啟動的第1年,雙方貿易額達2928億美元,同比增長37.5%,中國已是東盟最大貿易夥伴。同年東盟、中國相互投資總額,已突破740億美元,紀錄堪稱亮眼。前述種種,激發了雙方合作的信心,奠立了殷實的基礎,在歐美經濟衰頹中,尤其顯示「亞洲世紀」已告來臨的苗頭。而泛北合作論壇適時出現,催化東盟─中國區域整合成功的範例,令人佩慰。